書蟲說歷史 作品

大漢王朝最後的依靠,梟雄與英雄的合體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又得無有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是的,我要唯才是舉,打破世家之牆,希望天下有能力的人都和我一起。

 關中之戰,在我看來就是清理異族。大漢再亂,也是我們自己的家事,輪不到羌、氐、鮮卑這些胡人作祟,關中一戰就是讓他們知道,誰才是這片土地上的主人。

 天下亂,民不得治,法不得訴,朝廷的號令難以抵達各地,我把十四州重新劃歸於九州,希望加強治理,興修水利,大興屯田,總歸先讓百姓吃上飯。

 獻帝封我為魏公,位於諸侯之上,這知道這是一種試探,所以我把三個女兒獻入宮中,我與大漢是一體,又怎麼會有其它想法。

 出兵漢中,平定張魯,他雖然不服王化,但漢中至少是安定的,張魯有功於民,我自然會厚待。只可惜和劉備一戰,先勝後敗,失去了進入蜀中的最佳時機,也成全了劉備。

 獻帝又封我為魏王。這群士大夫們心高氣傲,終究心不向我。我殺邊讓、孔融、崔琰、楊修,難道還不明白嗎?荀彧你還是要以死相逼。

 你們要靠我收拾舊山河,又要防著我成為漢賊,不累嗎?

 說我是漢賊,卻不知如果沒有我,該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只要我在,這天下就是大漢的天下,一生戎馬,再累也要挺住。

 我這一生,戎馬倥傯,有三大憾,痛失典韋,郭嘉早逝,難留雲長。

 如果真的有來生,我還是希望青梅煮酒,詩歌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