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蟲說歷史 作品

劉邦到底做了什麼,明明是個小混混卻能成為千古一帝

 立下人設的劉邦開始收小弟了,小弟們一多,就想鬧事,加上當時天下逐漸顯現出亂局,開始就有人說,搞事情吧。劉邦是冷靜的,就他們那些個人,別說他赤帝之子了,就是赤帝轉世也夠嗆。

 冷靜的人,總能比別人抓住機會,陳勝吳廣起義了,這相當於是吹了個衝鋒號,大家都動起來了。劉邦年紀一大把了,他的同齡人秦始皇都死了,所以他不想放過這個機會,帶著人開工了。

 沛縣縣令也湊熱鬧,想起義,真不知道他的底氣在哪裡。不過他一鬧,便宜了劉邦,整個沛縣不認識縣令的大有人在,不知道赤帝之子的沒有,何況人家劉邦做的都是放人走的好事,是好人。

 在蕭何、曹參等人的幫助下,劉邦就憑自己的名字,就贏了縣令,大家殺了他,迎接劉邦回來,當了沛公,這已經是他爺爺當年的高度了。

 劉邦進取心十足,絕對不坐以待斃,而且運氣極好,能成事的人,運氣差不行。

 劉邦得張良,是在路上遇到的;劉邦得韓信,是蕭何幫他追回來的;結識項羽,那是被逼的走投無路,意外的。光靠運氣也不行,劉邦和張良一聊,就能知道張良人才啊,還能把張良聊成自己人。蕭何追回韓信,劉邦就敢請他當大將軍,打仗都聽韓信的。結識項羽,怎麼就讓項羽願意和他結為兄弟,他借人給他。我們能做到這樣?不行的。

 有人說劉邦是真命天子,不然屁大點地方,怎麼不是蕭何、曹參,就是樊噲、盧綰的。難道赤帝之子下凡,文武曲星跟著來了?想多了,沒有劉邦,他們不是現在的他們。沒有他們,劉邦還會有李何、劉參、王噲、李綰這些人。只能說,他們一直在劉邦身邊,先天有機會,參與到秦末亂世中來,才有機會取得這些成績。

 劉邦跟項羽打,是十打九輸,怎麼就越打越帶勁,越打越來勁,越打越有勁呢?除了韌性,還在於能用人。

 劉邦和項羽的關聯應該是從劉邦投靠項梁開始。項梁是楚地最大的起義軍頭子,擁立楚懷王,乾的風聲水起,結果讓章邯給殺了。

 劉邦可能比項羽厲害,楚懷王分封的時候,劉邦成為武安侯,碭郡長,領碭郡兵;項羽成為長安侯,沒兵給他。從一個後面加入的小弟,劉邦也不知道怎麼操作,就成了和項羽平起平坐的侯了,項梁的殘兵還被劉邦給收了。

 他們約定,誰先打下咸陽,誰就是王。劉邦自然打了雞血,出兵打洛陽,真正開打才知道,秦軍的正規軍確實能打,劉邦輸了。這不是他第一次輸,論打輸的經驗,他後代劉備也不如他。

 輸掉的劉邦想了一招,柿子專挑軟的捏,只要能進咸陽,從哪條路進去又沒規定。他選擇武關這條路,避開了秦軍主力,居然幾個月就到了咸陽,一群人已經看到了封王拜將在招手,秦王子嬰的人完全抵擋不住,投降了,秦國亡了,劉邦成了第一家進咸陽的。

 此時項羽在幹嘛呢?他帶著人苦哈哈的北上救趙呢,著名的鉅鹿之戰,項羽大破王離北方邊軍主力,後面一路打硬仗,連秦將章邯都被逼降了。

 等到項羽到咸陽時,發現劉邦這小子什麼仗沒打,居然先到了,氣的不行。

 這時候就看出劉邦、項羽的差別了。劉邦先進咸陽,這小子窮啊,看到咸陽的財寶和美女,哪裡走的動道,內心一直在狂叫,都是我的,全是我的。

 但劉邦為什麼牛呢?他能把寶貝鎖起來不拿,美女放那裡不要,好吃好喝的忍著,把大軍撤出咸陽跑到霸上去,免稅、發東西,實惠給老百姓。然後還搞了個約法三章,亂殺人的死,偷盜搶劫的判刑,秦朝的法律廢掉。

 這一波操作下來,誰看到劉邦都點贊,好人啊。也有人不點贊,不但不點贊,還要滅了他,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