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野薺菜.父親

那時,我的身份和農村裡的孩子還是有些不同的。我是住在糧站的幹部子女,屬於吃商品糧的,從來不會吃不飽肚子。

記得當時農村人,背後給我們起的綽號是“蛀米蟲”。相比較比農村人的孩子嬌氣一些。

當我好奇地,迫不及待的往嘴巴里扒拉憶苦飯時。哇!又苦又澀的味道。憶苦飯裡沒有半點油鹽,根本不是人吃的。在家裡連爸爸要求吃的豬油拌醬油米飯都不願意吃。憶苦飯含在嘴裡半天,吞嚥不下去,又不敢吐掉。因為,之前老師進行過教育,要求我們帶著階級感情去吃這頓憶苦飯。。

只能硬著頭皮愁眉苦臉的嚥下,這碗憶苦飯。

事後,同學們交流經驗,說起吃這碗憶苦飯後感。原本香薺是很清香的,只是現在雜七雜八的連根野菜裡面,分不清什麼味道了。

後話: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膩了餐桌上的菜餚,轉而把眼光又投向了野菜。野菜再也不再是又苦又澀的代名詞了。而是在豐富佐料的配置下,恢復了野菜特有的清香。比如人們喜愛的薺菜餡餃子,薺菜炒豆腐,薺菜炒雞蛋等等。如今的好日子已今非昔比,人們願意吃野菜的心情就是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