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媽媽的艱辛.養雞記

我們兄妹絞盡腦汁,千方百計的為母雞們找吃的。比如拿鋤頭到公社後院去翻空地,尋找蚯蚓給雞吃。

有一次,無意中在後院天井,在幾隻丟棄的溼漉漉稻草編織袋底下,居然發現了許許多多的蚯蚓。把我們高興的不知東南西北。著實讓兩隻小母雞豪吃了好幾餐。

我們在飼養小母雞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快樂。看著小母雞一天天長大,換掉了細毛,長出了粗毛。像小姑娘似的女大十八變,隨著毛羽的日益豐滿。小母雞變得很耐看。

瞧,土黃色的花羽毛,只要大小主人咯咯咯一呼叫,就會立即跑到我們的面前,還常常歪著小腦袋上下打量著我們。好像是在和我們溝通,這應該就是屬於我們年少時的寵物吧。

因為,我們兄妹包括母親都很愛護它們,就差把它們抱在懷裡寵著了。

小母雞是放養著的,在整個公社大院可有自由自在的走動。從小到大,大多數的時候是自個兒在公社後院用雞爪扒拉著尋找食物。當然,有時也會越過界線,到它們不該到達的公社前院遛達,拉下雞屎。我們一家大小無任誰看見都會及時清理掉。不知當時,公社幹部是怎樣的看法?我想,幸好當時的衛生觀念還不是很強,而公社幹部又恰恰是和農村打成一片的。

小母雞,在我們的辛勤飼養下開始回報我們。它們開始產蛋,還清楚的記得產下的第一枚蛋小得不能再小。並且是沾滿血跡的小雞蛋。後來逐漸的一天一枚,這讓我們兄妹,非常開心的吃到了炒雞蛋,蛋羹等等。

那個年代吃幾枚雞蛋都是非常難得的。除非是孩子們的生日,母親才會燒上大碗的兩枚雞蛋麵給孩子吃。

我們家的兩隻母雞在產完一輪蛋後。有一隻開始發春?永康話是“練步”?小母雞就像是著了魔似的,自個咯咯咯的好像在領著一群小雞。

媽媽,為了讓母雞的願望能實現,就向公社轄區內認識的老阿婆們,借來受過精的雞蛋。並且,好好的將孵小雞的雞窩用棉花墊好。小母雞辛勤孵了幾十天的窩,沒有成功的將小雞孵出來。反而是小母雞神秘的失蹤了。

大人們分析是被人偷了。被小母雞孵過的蛋,因為沒有母雞的體溫自然夭折。記得當時那些孵過的蛋還是用來吃的。

只剩,一隻母雞沒有被偷走。不過也沒過幾日,這隻小母雞也開始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