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當當 作品

苦中作樂

母親,為我們一家人操碎了心,千方百計改善著我們的生活。

媽媽,不知從哪裡學來的一個方法“抽豆芽”。有一天,弄回來大堆的沙子。在家裡一個角落用磚塊,圈成一堆沙坑。然後把黃豆埋進沙子裡,不定時的澆水。

這種折騰,也曾經讓母親弄出過所謂的豆芽。

這樣折騰的原因是,城關公社食堂裡的菜,太單一了。都是一碗一碗定量好的,菜生豆腐,青菜豆腐等,一餐也超不過三種菜的選擇。

有意思的是,那時候有一種水產小動物。螺螄、淡水沙蛤,永康話‘黃宣’,泥鰍。這種野生的水產品非常多。而且很便宜,一分兩分錢一斤,泥鰍貴一點。

我媽媽每次,都是好幾斤好幾斤,一口氣的買回來。常常在家中大盆小盆中放養著。這些水生螺螄、淡水沙蛤。

也不知何故,我們一家人都非常的喜歡吃腥味,魚蝦之類。這些價廉的水產品,在我們的成長步伐中,真正的為我們兄妹弟們增添了些許的營養。

母親是聰慧的,在那生活和精神的雙重壓力下,咬緊牙關挺著。有一天,讓人意外的?媽媽還買來廉價的二胡,自拉自唱。

在母親無私自通,所謂的音樂薰陶下。我和妹妹也變得對音樂很感興趣。想當初,一本約4cm厚的歌曲書本。中外歌曲起碼有200首。我也出人意料的,如有神助?基本上都能唱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