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一百七十九章 喜歡與人交談

李道宗站在一旁,看著街道上往來的長安坊民,笑道:“三年不得升遷,過了今年就還剩下一年。”

許敬宗笑道:“哪怕是一直就只能當個京兆府少尹,下官也心滿意足了。”

李道宗的京兆府尹的位置是當今陛下給的,許敬宗深知這種差距。

京兆府尹的位置豈是這麼輕易可以得到的,必須是陛下極為信重的人。

這種差距感是無力的,也是不可逾越的。

看著李道宗又走入雨中,許敬宗看向地面的積水,又回頭看了看京兆府內忙碌的眾人。

他又走回了官衙內。

狄知遜問道:“許少尹是時候下值了。”

許敬宗吩咐道:“準備馬匹,出城一趟。”

“喏。”有小吏連忙去辦事。

狄知遜好奇道:“許少尹就不回家嗎?”

許敬宗撫著下巴的短鬚,低聲道:“關中每一場秋雨都不能掉以輕心,這些天老夫都會住在渭水邊上,來幾人與老夫一起去。”

“喏。”

許敬宗又走出了京兆府,出了城之後,帶著幾個人一路朝著涇河的上游而去。

關中進入十月的時候,秋風颯颯,已看不到什麼綠葉了。

郭駱駝與顏勤禮這些天一直渭南縣,這兩月幾乎沒有回過京兆府,也沒有人過來詢問。

顏勤禮接手了整個渭南縣作坊建設事宜,許少尹要在京兆府進行調度,而現在正是關中汛期,許少尹親赴上游,主持河道修繕事宜。所以顏勤禮一個月不回京兆府當值,也沒有人來過問。

這是一種很奇特的現象,照理說現在京兆府登冊在案的官吏有三十五人,而外圍能夠任用的人手足足有兩百餘人。

其中不乏是去年科舉落第後的失意學子,這些年輕的學子在京兆府編制僅僅只是編撰,而且是掛在崇文館名下。

如果大家都在京兆府,京兆府根本擠不下這麼多人,大多數時候九成的人手都在外面做事。

在京兆府內的,除了京兆府尹與京兆府少尹,基本上沒什麼人。

這些人算是在京兆府要了一份工作,京兆府每個月都會給她們例錢,而且這些人的吃住都在京兆府。

解決了遠道而來又家境貧寒的科舉落第生的生計。

也為了京兆府補充了人手。

其實這些人的學識不差,能力亦是不錯,京兆府吸納之後,就加入了關中建設的工作之中。

最先接觸關中的治理方略,平時經常走動在關中各縣,往後辦事能力出眾也有正式的官職,就眼下不愁吃住,還有不錯的工錢,他們已很滿足了。

若等來年再開科舉,即便是他們又一次落榜了,以他們的經驗積累,京兆府還會繼續任用他們。

如今在渭南縣,顏勤禮身邊的十餘個就是這些人。

郭駱駝看著樹上的碩果累累,又低頭看了看根系,拿起一捧土,細細聞了聞,他低聲道:“棗子長得很好,入冬之前就可以採摘了。”

眼前有三座作坊,一個個陶壺從其中一個作坊燒製出來。

渭北嗮出了醬油,裝醬油的壺就從渭南縣出,渭北與需要大量的陶壺,用來裝葡萄釀與醬油。

渭南與渭北就成了上下兩個產業鏈,雙方相互互補。

而這個大訂單也只有人口足夠,勞動力足夠的渭南可以接手,兩地距離也足夠近。

製陶壺的老工匠是從長安請來的,他親自檢查每一個燒製出來的陶壺好壞,浸入水中如果有氣泡冒出來,則是殘次品。

一個個完好的陶壺裝車之後,就要送去渭北。

銅錢也在這一次次的貨運中,開始流動起來。

這即是再生產,需求與供給是相互的,醬油此物作為一種蘸料,等它一進入長安之後,必定也會風靡。

顏勤禮在冊子上記錄這裡的情形,在這裡勞作的人多是婦女。

看了這裡的情況,顏勤禮與郭駱駝又去另一處,冬棗,柿子,石榴,大蔥……

今年夏天的時候,郭駱駝在這裡種了一些胡椒的幼苗,如今這胡椒已經長了起來,半人高的胡椒樹上結著一些褐色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