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甲 作品

第二十六章

 在山林原野間,一隻小隊正蹣跚而行,道路雖通,卻有窪處依舊泥濘,小隊眾人大部分赤腳而行,身背行囊,行色匆匆。

 洪水過後,災難讓這方世界到處都充盈著腐敗的氣息,少了生機,入眼處,到處都是腐植積水。

 ’眾人默默前行,此去,大家身背家族希望,身後是族人們殷切的目光和期待,而前路漫漫,結果如何還不得而知。

 典韋領隊,走在隊首,開路而行,眾人緊隨其後,十一出發的最晚,尾隨隊尾,一隊人成一字形沿著田間小道陸續往已吾縣城方向進發。

 兩個時辰後,眾人才轉上縣道,縣道寬敞了許多,可容三輛戰車並排而行,而縣道上,早已行人熙攘,眾人成群結隊望北而行,有牽牛的,有騎驢的,有趕著馬車趕路的,更多是背囊挑擔步行,很多人幾乎是全家出動,相扶趕路。

 經過詢問,原來都是附近受災嚴重的村莊村民,村中已潰糧多日,再也無法繼續生存下去,無奈之下,只好攜老扶幼帶著一家老小去逃難他方,能走到哪裡是哪裡,哪裡能夠生存便在哪裡安家。

 當然,也有像典家村這樣組織村中青壯,帶著全村希望出來籌備糧食的,他們三五成群,或一二十人一隊,身背全村籌集的物質前往縣城置換糧食。

 其中很多村民之間都還互相認識,眾人見面之後,簡單的寒暄,之後便是對這次天災的感慨,他說他們村裡死了多少人,死了多少牲畜,他又說他們村塌了多少房屋,損失了多少錢財。

 他們只是簡單的敘述著這些事實,麻木的面孔上沒有傷感,沒有悲憐,似乎一切發生都是應該如此,因為從古至今都是如此,他們也從來沒有想過,當天災來臨時,他們的皇帝,他們的地方長官,他們的朝廷衙門負有賑災的義務,他們也從來沒有奢望過那些當官的能在災難來臨時會幫助他們這些貧苦百姓。

 這些掌權的需要的只是讓他們按時足額的繳納賦稅,當要打仗時,還需要他們無私的獻出生命,即使偶爾一次天災,衙門做出了救災的舉動,這種舉動你絕對能夠在史書中看到,然而即使是史書中記載的救災次數也是屈指可數,大部分災難還是需要這些淳樸的百姓自行承擔。

 一路行來,十一所見所聞,皆是對殘酷現實的一次次表白和剖析,心中除了感慨感嘆,同時也對大漢百姓的艱難生活心生憐憫,可是,要有所改變,他需要爬到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或者影響到那個身處在至高無上位置的那個人,而現在,他什麼也做不了。

 他也是受災人之一,現在為了生存而奔波著。

 麻木的跟隨著小隊一路前行,加緊腳步,眾人有望在午時之後到達縣城,之後還要變賣皮貨置換糧食,最後還要把糧食儘快安全的送回村莊。

 然而,現實視乎並沒有預想的那樣簡單順利。

 離已吾縣城還有十里路程。

 典韋帶領眾人正急急往縣城趕路,然而,卻有越來越多的百姓倍道而來,他們行色匆匆,似乎身後有人追趕模樣,這讓典韋眾人感覺很是奇怪,難道縣城也遭了災,已經沒有足夠糧食,讓縣城的百姓也逃難他方了麼?

 帶著心中的疑問,典韋拉住一個從縣城方向逃來的漢子,那漢子被典韋猛然拉住,正要發怒,一看典韋魁梧模樣,面目兇狠,頓時萎下身來,顫聲說道:“好漢留手,好漢留手,我身無長物,除了一條爛命,身上什麼值錢的東西也沒有!”

 典韋憤然言道:“你這廝,我哪裡要搶你東西來著,我切問你,大家都往縣城趕路,為何你們卻倍道而來,可是縣城裡也受了災荒,生活不下去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