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甲 作品

第二十九章

 山頭上,十一典韋看的明白,這兩方勢力,一方肯定就是黃巾起義軍了;而另一方,不用說,就是朝廷派遣過來鎮壓起義軍的朝廷軍團了。

 若說兩軍主帥,黃巾軍團中軍帥旗之上一個大大的‘張’字,若想不差,應該就是自號‘人公將軍’的張梁了;而朝廷軍團,中軍高豎‘皇甫’帥旗,若無意外,當是朝廷大將皇甫嵩將軍帶領的朝廷軍隊了。

 兩軍相交,相殺慘烈,交鋒中,不時有靈波閃現,砍殺對方兵卒。

 看黃巾軍團方,頭陣有徵調的眾百姓衝鋒,當做炮灰,以最大限度保存己方戰力,同時消耗對方,從戰術上講,如此處理是正確的,然而從人道上講,這樣的戰術無疑是逆德滅道的行為,這是不把百姓當人看,草菅人命,有失人倫大德。

 然而對於朝廷軍團方來說,上了戰場,便沒有無辜百姓之說,只要你手拿武器,站在敵方陣營,無論是老弱婦孺,還是平民百姓,都是敵人,這是你死我活的戰場,唯有將其斬殺,方有戰勝之可能。

 隨著中間戰況焦灼,黃巾軍的前軍被剿滅已是定局,戰力懸殊,隨著朝廷軍團步軍的壓制,對黃巾軍前軍的戰鬥已經成了單方面的屠殺,只殺的屍橫遍野,血流漂杵。

 然而螞蟻多了也能咬傷大象,這些被逼迫衝鋒的百姓,雖然手中兵器簡陋,身上破衣爛衫,卻有一把子力氣,又加上人多勢眾,往往三兩個人對戰一個,同樣殺的朝廷軍團前軍軍力大幅減員。

 隨著戰況愈演愈烈,黃巾軍中軍突然號角長鳴,戰旗交錯,隨著旗令施展,從黃巾軍兩側衝出兩隊騎兵出來,這兩隊騎兵,從側面繞過中間對戰眾人,直插向朝廷軍團中軍帥旗,而黃巾軍中軍,帥旗翻動,中軍大勢前壓,隨著錚錚弓鳴,無數箭矢從黃巾軍中軍飛起,落入朝廷軍團前軍之中,頓時,朝廷軍團前軍步卒被射殺一片。

 隨著兩側騎兵的突入,朝廷軍團中軍亦有騎兵衝出,截住黃巾軍團騎兵衝鋒。

 黃巾軍團的騎兵攻勢被暫時拖住,然而中軍卻在緩步推進,即使朝廷軍團後軍頂上,已然無法阻擋黃巾中軍的推進。

 如此下去,朝廷軍團恐怕勢要敗北。

 然而,就在黃巾軍團取得相對優勢,緩步推進衝殺之時,朝廷軍團中軍卻響起號角聲,帥旗搖動,打出旗令。

 隨後,但見黃巾軍側後方轉角處,有一隊軍貿然衝出,直奔黃巾中軍而來。

 放眼看那領頭之人,一員黑塔莽漢,身強體壯,膀大腰寬,腰大十圍還略餘,身量猶如一頭野山豬;他面目黢黑,一臉橫肉,油光水滑,板肋虯髯,凶神惡煞一般,手持一柄似金非金,似木非木的棒狀兵器,哪兵器呈上粗下細狀,手柄處正和一握,形狀有點類似後世的棒球棒,可是體積上卻比棒球棒大了不止一圈。

 那兵器表面附有木紋,卻烏黑髮亮,富有金屬光澤。持棒之手,粗大有力,一枚黑金戒指帶在大拇指上,特別耀眼。

 那將身後,大旗之上,一個大大的‘董’字將旗;而身下,一匹神駒,赤身如火,烈如火焰,神駒四蹄各長一圈白毛,猶如馬踏飛雪,神俊異常。

 那將帶兵衝殺上來,高舉手中兵器,口中哇哇亂叫,行進中,一拍胸口佩戴的一顆獠牙飾物,口中叫道:“豬兒!出來!”

 隨著大漢話音剛落,身後虛影變換,一頭龐然大物顯出身形,定睛看去,竟是一頭黑毛野豬,那野豬獠牙外露,面貌醜陋,雙眼猩紅,然它頭大如戰車,身壯如山丘,跟隨在那戰將身後猶如裝甲坦克一般呼哧著衝鋒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