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三十四章 跨越千年的戰爭

 經過探查林陽得出,秦始皇陵僅地宮城牆的高度就高達30多米,皇陵地宮整體深度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6-150米之間。地宮整體稱倒金字塔形,內層宮牆為四方形。秦始皇陵其實描繪的就是一個縮略的中國秦王朝,甚至是一個小的中國的縮影,這樣的形容並不是沒有依據。

 神識的掃過,整個陵墓群中包含了武官和車馬的兵馬俑坑,目前已發現四座坑,坐落於主陵東部1500米處,對外展出的兵馬俑分別為一號坑,展出的是秦始皇的右軍。二號坑展出的是秦始皇的左軍和三號坑宮廷侍衛郎衛及三軍指揮部,而四號坑是一個沒有放置任何陶俑的空坑。兵馬俑坑只是整個秦始皇陵建築群中最小的一塊區域,在兵馬俑的西邊有著龐大的呼應俑坑武官車馬的馬廄坑群,意為車馬糧草的中樞。這樣的佈置是行軍安營紮寨的設計,也展現出了秦始皇對用兵很高的認識。

 再往西便到達了陪葬墓區,皇陵的外圍左右以及地宮內層就有600多處陪葬墓坑,發現了5萬多件青銅器,並且還在不斷的發現之中。由北向南還有提供觀賞的青銅水禽和青銅動物陪葬坑、石料加工遺址、外層建築群、制磚瓦窯群、圓寺吏舍,專門負責吃喝的食官遺址、內層的便殿建築群、銅車馬坑、珍禽異獸坑、文官俑陪葬坑、寢殿、珍奇異寶的府藏坑、埋藏盔甲與頭盔的石甲冑陪葬坑、養動物的苑囿坑。負責唱戲的百戲俑陪葬坑,還有徒刑的墓地等等區域,可謂窮奢極欲,古玩和宮廷裡的稀世珍寶,千奇百怪之物填滿了整個墓穴。這一層簡直就是藏寶室,林陽道。

 簡單地說,就是秦始皇生前在宮廷裡的全套裝備和人設都原封不動地將之帶入了陵墓。《史記》還有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不滅者久之。秦始皇帝宮不僅以水銀模擬了江河湖海,抬頭模仿了天象,懷疑是一些雲朵的壁畫,或者是一些飛禽的銅像。低頭模仿了地理,以娃娃魚或鯨魚的脂肪為燭膏,整個地宮裡燈火通明,這種奢靡程度不是後世人所能比擬的。

 另外,在秦始皇兵馬俑坑中發現了若干柄青銅劍,其中有幾柄古劍震驚了林陽,那是長度約為84釐米的長劍,銀光閃閃鋒利無比,在土坑中存放了2000多年,竟然可以直接當作開鋒的兵刃來使用,這邊又發現了兩乘青銅車馬,分別是一號車立車,也叫做高車,高1.52米長2.55米,以及二號車安車高1.04米,長3.28米。兩架馬車均以正常人馬的1/2製作,銅車馬整體用青銅鑄造,使用的金銀配飾點綴物的重量則超過14千克,兩車分別重達一噸多。單個青銅車並不是由模具澆築而成,而是由3000多個零件組成的靈敏機械。兩車共含有7000多個零件,內含1000多件金銀飾物和彩色圖紋紋樣的點綴,數量龐大,形態各異的組裝零件對金屬鑄造和組裝的要求難以想象。每個組件之間的縫隙都插不進一根頭髮,特別是一些圓形和弧形的構件,是如何鑄造開模並且精細到數千個零件嚴絲合縫的主裝拼接呢?不得而知。

 林陽認為,修長或大體量的部件採用空心鑄造法,寬而薄的則採用鍛鑄結合的工藝,複雜的組件被拆解成原件單獨製作。通過活頁、子母扣、銷釘和柳環連接合為一體,這是迄今中國出土的禮制最高,形象最完整,體型最大,結構最複雜的古代車馬,被譽為青銅之冠,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文物。我國頂級的文物保護專家團隊曾經嘗試用古代的鑄鍛結合工藝製作銅車馬,均以失敗告終,在很多部件和細節上遇到了瓶頸。譬如,專家在製作中發現,各種圓面、弧形的配件,其尺寸比例根本無法靠常規的直尺和圓規等工具計算,必須使用現代計算機來建模,如果不加入現代工業科技根本無法完成此工程,除非一體澆築,那秦人是如何做到的呢?可見,2000多年前要做出7000多件獨立部件來組裝成兩部數米的青銅車馬,在當時是多麼驚為天人的工藝。在沒有進入主陵地宮的前提下,僅在外圍的陪葬坑裡就挖出了這些不計其數鬼斧神工的瑰寶,那麼埋藏在秦始皇陵主墓,這個大一統六國將六國珍寶悉數納入囊中的中國第一位皇帝,天下歸一的秦始皇陵帝宮裡到底還藏有多少稀世珍寶,實在非吾輩可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