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TqcsLV 作品

第三十五章 百慕大

 於是,有人提出了電磁激變理論,把飛機航船失事歸咎於電磁激變引起的儀表突然失靈,以致駕駛員不辨方向,產生恐慌心理,造成飛機和航船失事。但魔鬼三角海域不可能形成如此強大的自然磁場,而且,電磁激變也不會致使飛機、艦船毀屍滅跡,故而電磁場激變說也難以成立。

 持飛碟說者認為魔鬼三角的怪事是太空人乘飛碟探索地球時的惡作劇。外星人科學先進,可激發強大的磁場;而當他們把飛機、艦船吸引或俘獲而去,就不會在地球上留下任何痕跡。此說雖具誘惑力,但時至今日,從未有過飛碟的真憑實據,很難令人信服。看明白了縱。

 1977年4月1日,法新社記者從墨西哥發出一則消息說,在百慕大三角區900米深的海底下發現一座200米高的金字塔,並說這一地區可能存在著高度發達的古代文明。兩年後,香港《明報》介紹了美、法科學家的新發現:在這個地區海底發現了第二座金字塔,高200米,底邊長300米,塔尖與海面相距100米。塔身有兩巨洞,水流洶湧而過。有些科學家說,建造金字塔的原料可能是含化鐵的巨石,由於海浪衝擊及地磁場的長期作用,金字塔被不斷磁化,成了一塊巨大的永久磁鐵。當飛機輪船經過這個地區,儀表失常,而且可能會被吸入水底。臥槽、這不就是兩儀嗎。林陽心想

 20世紀70年代以來,人們利用先進技術對百慕大海域進行了一系列大規模調查,發現該海域有許多渦旋,半徑為200-400公里,旋渦方向有順(時針)有反(時針),中心溫度有冷有暖,中心海面有低有高,旋轉速度從每秒幾釐米至幾十釐米,它們時隱時現,出沒無常,壽命可達幾個月。這就是所謂的“中尺度渦”。其成因至今尚無定論,一般認為與海流的蛇行運動(即像蛇前進時彎彎曲曲的狀態)有關。若蛇動太大,則彎曲的海流有可能脫離母體,成為單獨的流環,一面旋轉,一面前進,這樣,“中尺度渦”便告形成。

 當海洋中出現順時針方向旋轉的“中尺度渦”時,由於科氏力的作用,海水將從四周向中心輻聚,使渦旋中心海面高於四周,形成高出海面幾百米的巨大的移動性“水山”。這種突如其來的巨大水山,能吞噬所有航船;同時,由於海水是良導體,它在地磁場中運動時會因切割力線而使磁場突然增強,從而使羅盤和電磁儀表失靈,這就導致了突發性的海難事故。

 當海洋中出現逆時針方向旋轉的“中尺度渦”時,海水將向四周輻散,使渦旋中心海面低於四周,形成一個巨大的凹面鏡,將光線反射在主軸焦點上。一個半徑為500公里的凹面鏡,當太陽光入射角為60°-70°時,其聚光點直徑在1米左右,焦點處的溫度可達幾萬度。不難設想,飛機一旦進入焦點附近上空,頃刻之間就會被燒成灰燼。凹面鏡聚光需要光源,光源越強,聚光效果越好,焦點溫度也越高。這就是為什麼失蹤飛機常發生在萬里晴空、海平如鏡、風力不大的時候,這正是凹面鏡反光、聚焦的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