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林醉 作品

避暑

 七月初三,遲暄帶著我們前往郊外的行宮。晨起出發,晚間終於到了。折騰了一天,我一到了我所在的觀海殿便歇下了。

 觀海殿因殿前有一片廣闊湖泊而得名。殿前湖泊名曰鏡海,其幅員遼闊,比整座行宮還要大。湖水自是深不可測,御花園中的小小池塘與之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夜裡鏡海晦暗深沉,又無燈火照明,我還有些害怕,到了白日便波光粼粼,清風暢爽,令人心曠神怡。

 皇后住在鳴鳳樓,聞婕妤住在醉霞閣,董美人在知語軒,陸氏姐妹在會雙鯉齋,林才人在聽雨樓,蓮舟主動要求住在我隔壁,凝翠小院,出門數十步就可到鏡海水畔。我發現,但凡住處名字裡有些“樓”“閣”的,都在山坡上,視野很好。帶“殿”字的,總在鏡海邊上。而像“軒”“齋”等則靠近花園。“小院”則是自成一景,常在曲徑通幽處。

 皇后取消了每日請安,讓我們每日自己在宮裡避暑,只是每一旬初始會讓大家在鳴鳳樓聚一聚。沒有了宮規約束,太后亦不在跟前,我樂得清閒自在。

 遲暄獨自住在南薰殿,每日不再像宮裡一般勤政,只是晨間處理些奏摺,午後便休息了。南薰殿與觀海殿距離很近,我發現,每日遲暄午後便愛在湖畔遠眺。從我的寢殿遠遠可以看見遲暄的身影在湖畔走動。岸邊有一延伸出來的小碼頭,遲暄愛在那裡小坐,閉目養神。每日見他從南薰殿出來,徑自走到鏡海邊,發呆自娛,也十分有趣。

 我是水鄉長大的孩子,亦是十分喜愛殿前這片廣闊湖水,湖中有船隻可以泛舟。我愛晨間在湖畔碼頭操練芙如姑姑那裡學來的養生術,一共八式,練完之後身心舒暢,一天的心情皆是愉悅。有時也學著陛下的深沉模樣,走來走去,自覺十分好笑,捧腹不已。即使我水性極好,也不敢輕易跳下去鳧水。這鏡海深不見底,水下藻荇交橫,若是被纏住了,怕是沒命浮起來。

 住在這行宮,有時一天都不見一個宮嬪,我每日在水邊行走,想起從前在秦淮河畔的時光。思緒飄回童年,淥城路上的行人悠悠,吃糖葫蘆的小孩兒蹦蹦跳跳,結果那山楂果落在了地上,氣急敗壞走開,還有船伕從橋洞地下鑽出來。

 若遇上下雨,外頭淥城街道上一個行人也沒有,河邊楊柳枝葉晃盪不已。遠處的小石橋屹立在泛起千葉漣漪的河面,輪廓朦朧。對面小窗已經緊閉,銀絲似的雨打在人家的房頂上,就像珠子墜了一地。雨被風吹進來,打溼了我的銅鏡,我立刻關上窗,用手帕擦拭我的鏡面。樓下,傳來窗戶關閉的嘎吱聲。

 而遲暄此刻一人向我走來,他撐著雨傘,青衣翩翩,玉帶束腰,問:“思合,朕在殿中看你許久了,你在做什麼呢?”

 我失了神,是了,此刻我獨自在小亭子裡避雨,雨勢漸漸大起來,亭外銀花花一片水世界。“陛下,臣妾在賞雨呢。”我輕聲說,輕得好像在夢裡一般,“淥城的煙雨沒有這般瓢潑,只是臣妾思念故鄉罷了。”

 遲暄收起雨傘,靠在欄杆上,坐在我身邊:“朕與你一起吧。”

 我看著眼前的翩翩公子,不禁莞爾。此刻,滿世界皆是雨聲,湖面是,岸上亦是。我們回不去了,小小亭子成為了一座孤島,而這世界只剩下我與他二人。我發出輕輕的嘆息,若是我與他只是江南的一對平凡夫妻,在家中樓臺賞雨,便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