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小燕子 作品

第112章 馬和一隻眼戴著眼罩, 一隻手比劃著鉤子。

 洪武十八年四月。 

 倭寇騷擾東南沿海。 

 沿海百姓慘遭屠戮。 

 所幸當地衛所快速出手,平息了倭患。 

 而真實情況是,那群倭寇乘著船搶劫之後,就快速離開了。 

 朱元璋聞聽戰報大怒。 

 立刻安排信國公湯和巡視南方,修築城防,做好抵禦倭寇的工作。 

 另一邊。 

 紫禁城。 

 東宮。 

 一個讀書人正負手而立。 

 跟如今十一歲的皇長孫朱允收講著什麼。 

 “如今大明沿海之所以經常有倭寇襲擾,其根子還是在於禁海政策!天下財貨交通 本就有其自己運行的規律,如今硬要堵死海上貿易這條路,也難怪倭寇們會橫行。 

 這個道理跟元蒙人總是南下搶劫是一樣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只能訴諸武力!” 

 朱允收看向讀書人。 

 “希直先生,您覺得,應該怎麼解決倭患?”。 

 眼前的希直先生。 

 本名方孝孺。 

 洪武十五年被地方官員舉薦,蒙朱元璋親自接見。 

 方孝孺自幼十分聰明,拜大儒宋濂為師。。 

 說起來跟太子朱標還是同門師兄弟。 

 朱元璋對方孝孺十分欣賞,曾經稱讚過他。 

 不過那時候的方孝孺只有25歲,朱元璋覺得這樣的人才應該留給子孫後輩用,並沒 有將他召入朝廷做官。 

 何況方孝儒的施政方針,講的還是儒家仁政那一套,跟朱元璋如今的嚴刑峻法治國 理念還是有衝突的。 

 朱元璋本人也知道剛不可久,但是為了子孫後世,朱元璋還是寧願頂著罵名, 一直 實施嚴刑峻法~。 

 而事實上老朱的良苦用心也在一次朱元璋跟朱標的對話當中可見-一斑。 

 朱標勸朱元璋不要亂殺無辜,朱元璋指著地上一根長滿刺的荊棘,讓朱標將這根荊 棘撿起來握在手裡。 

 朱標自然無法握住。 

 朱元璋笑道:“這些刺朕都幫你拔了以後你不就輕鬆了。” 

 其實朱元璋不是不知道國家應當實行仁政,只是他覺得,應該在自己這一代為子孫 後代將所有問題都解決掉。 

 而方孝孺這樣的人並不適合做他的大臣,否則早晚還是被廢掉的。 

 但是如果給太子做大臣就比較合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