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強 作品

第103章 夏爾馬,被譽為象馬的生物

 浩宇的這次行動總的來說是成功的,儘管損失慘重,但戰爭畢竟不是兒戲,死亡在所難免。浩宇下令給予每位陣亡士兵五十兩銀子的撫卹金,並免除了他們家庭三年的田賦。加上戰場上繳獲的分配,這樣的撫卹措施可謂相當慷慨。 

 浩宇的目的是在衛海盟內部樹立當兵的榮譽感,一人從軍,全家受惠。士兵們敢於戰鬥,即使犧牲也能確保家人得到妥善照顧。相反,逃跑是可恥的。一旦成為逃兵,全家將遭受苦難,衛海盟會收回土地,驅逐出衛海盟的領土,永不允許返回。 

 這樣一來,士兵的地位顯著提升,百姓不再認為好男兒不當兵。他們都爭先恐後地將自家的男子和孩子送到衛海盟,成為浩宇復興華夏的中堅力量。 

 接下來的一個月,衛海盟四面出擊,徹底清除了文登縣除白雲觀外的所有土匪和馬賊勢力。整個文登縣呈現出安寧的景象,土匪和馬賊要麼死亡,要麼逃跑,銷聲匿跡。 

 文登縣的居民看到衛海盟的實力,紛紛租賃衛海盟的土地耕作,送子弟到衛所參軍。衛所的軍營已經擴大了一次,幾乎與村莊相連。 

 不得不擴大規模啊!最近一個月又有五百多人加入了衛海盟。這些人中有之前的海盜俘虜,他們的工作表現讓浩宇十分滿意,於是提前接納他們加入衛海盟。 

 還有一些先前持觀望態度的遼民和文登縣的農戶,受到衛海盟一系列勝利的激勵,終於認識到衛海盟的強大。他們紛紛加入衛海盟,享受每日的大塊肉食和三成地租的優惠。 

 如今的衛所早已改頭換面,不再是那個只有五十多戶的小漁村。已經發展到三百多戶人家,家家戶戶都蓋起了磚瓦房,就連以前衛海盟訓練的空地,現在已成為周邊最大的市場。 

 在為期一個月的剿匪行動中,衛海盟的戰士們經受了嚴峻的磨鍊,雖有五名戰友英勇犧牲,但其餘戰士皆淬鍊出凜冽殺氣。他們已擊斃超過兩百名匪徒,僅俘獲七十有餘。 

 趙老爹對此事深感憤慨,非因其心軟,實因衛海盟亟需人力。僱傭人手需耗費銀兩,俘虜卻是上佳勞力,這些不知輕重的孩子怎能不盡量活捉呢? 

 士兵們的衝動並非全無道理,初次的傷亡讓他們殺氣騰騰。不少匪徒見勢不妙便選擇投降,快速投降者尚能保住性命,稍有抵抗者則難逃一劫。 

 如今,文登縣的匪徒已寥寥無幾,殘部聚集於白雲觀附近,糾集三百餘匪眾對抗衛海盟。浩宇暫未出手,旨在鍛鍊隊伍,保留他們以訓練新兵,為未來的更大戰役做準備。 

 西班牙商人安德魯在離開四十三日後歸來,帶來了浩宇急需的硝石,以及八匹來自英格蘭的夏爾馬。 

 夏爾馬被譽為“象馬”,是世上最高大的馬種。以浩宇麾下最佳的蒙古馬為例,它們平均身高約三尺,相當於一米,已是戰馬中的佼佼者,若論挽馬,高度更遜。若姚明騎乘,雙腳或許能觸及地面。然而蒙古馬有其獨特優勢,適應力極強,粗礪草料亦能疾馳如風,長途奔襲不在話下。當年,僅兩萬蒙古勇士騎此馬橫掃歐洲,令歐陸聞韃靼人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