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強 作品

第160章 讓村民們見識一下

 幾千年來,從未有過如此高產的糧食種類存在,如果有,哪還會發生饑荒?近幾年也不會餓死那麼多人了。 

 李勇生示意村民們保持安靜,並決定一次性把告示上的內容講清楚。“告示上還提到,如果我們種植玉米和番薯,可以去衛海錢莊借貸資金。只需一年內還清,且這一年內只需支付一半的利息。” 

 他解釋完畢,村民們的第一反應仍然是懷疑。以往他們向鄉紳借貸,通常是借一還三,而且必須春秋兩季按時歸還。 

 許多人就是因為借了鄉紳的錢還不上,而被迫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欠債還錢固然天經地義,但去官府告狀往往是無法取勝的。明朝立國初期,朱元璋曾規定借貸利息不得超過本金的三成,然而這個規矩早已被鄉紳們拋之腦後,他們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傳統,對於不利的規定則根本無人提及,普通百姓更是無從知曉。 

 一開始村民們滿懷期待地簇擁在告示前圍觀,但現在大家似乎都提不起精神來。經歷了一番大喜大悲的情緒波動之後,村民們普遍感到失望和疲倦。正當他們準備各自散去,開始開墾土地準備春耕之際,遠處走來了兩名道士。 

 在文登縣,道士的地位僅次於官兵,備受人們的尊敬。他們每日揹著醫藥箱,穿梭於大街小巷,為貧困的百姓免費看病,卻從來不要求任何藥費。可以說他們是這片土地上最無私的一群人,無論走到文登縣何處,總能得到當地民眾的熱情款待。畢竟人都會因食用五穀雜糧而生病,此時就需要依賴這些道士們的治療。 

 人群中有個名叫張大牙的機靈鬼,看到有兩個道士走進西里村,便提議道:“那兩位道士常年在外奔波,見識肯定比我們多,只要問他們就知道告示上寫的是否真實了。” 

 他的話語獲得了大家的一致認同,瞬間,村民們呼啦一下將兩名道士團團圍住... 

 明月在文登縣已經名聲大噪,年紀輕輕就成了周圍地區眾所周知的神醫。這段時間他治療的病人實在太多,以至於現在無論什麼疾病,都不需要患者詳細描述症狀。他只需把手搭在你手腕上搭脈,便能大致說出你的病情。 

 今天,rita又帶著一個比明月還大十歲的徒弟來到鄉村,為普通百姓看病。這也是他們新道教的核心理念。 

 他們決不貪圖富貴,安逸享樂。每一位新道教的道士都必須至少到鄉村鍛鍊十年,親身體驗人間疾苦,這樣才能主持一方香火,成為道觀的觀主。 

 目前文登縣內只有一個由白雲道長主持的道觀,那些有意成為觀主的新道教成員都會被派到鄉村,幫助村民治病,並教導百姓識字。 

 作為白雲道長的兒子,明月更需以身作則。這段時間,他幾乎沒有回過父親身邊,一直在四處奔波,為百姓提供免費醫療服務。 

 碰到一些想要給予銀兩表示感謝的富人,明月總是婉拒並建議他們前往衛所的白雲觀燒香捐獻香火。 

 新道教的主要經費來源於這類富人的捐贈,其中捐贈最多的當屬浩宇。浩宇全力支持新道教的發展,對他們傳教給予了極大的便利,幾乎是來者不拒。如今,新道教不僅穩固了根基,還將西洋神父菲利普等人擊敗,使其步步退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