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529法與佛

 言聞善對此不以為意地冷哼一聲,轉身欲離去,然而他最終還是留了下來。

 因為他想看看這位法家門徒尚沈,還能翻出什麼新花樣來,與玄藏大師繼續這場辯經大戰。

 畢竟這場儒、佛、法三家思想的交鋒實在難得一見。

 玄藏大師以莊重的語氣詢問:“敢問老先生,您尊姓大名?”

 “老夫尚沈。”

 尚沈的聲音深沉而穩重,流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威嚴。

 他接著說道:“老夫雖學識有限,未曾涉足官場紛爭,但一直致力於研究刑律之精妙。”

 “近日,我遇到了一些錯綜複雜的案件,內心深感困惑。”

 玄藏大師的面容愈發凝重,他深知法家事務牽涉到律法的判定,責任之重大不言而喻。

 玄藏微微點頭,鼓勵尚沈繼續道出案情。

 “就在前幾日,六扇門的捕快在南郊的靜心寺廟中發現了幾名江洋大盜的蹤跡。”

 尚沈娓娓道來,每個字都充滿了分量,“其中最為年長的一位,年歲已高過百歲。”

 “此人在六十年前便已開始作惡多端,滅門屠戶的行徑對他來說輕而易舉。”

 “而更為嚴重的是,其中一名罪犯竟是二十年前攻破縣城、屠殺無辜百姓的反賊頭目……”

 玄藏大師聽得心驚肉跳,這些罪行無疑都是喪盡天良之舉。

 “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

 尚沈停頓半晌,方才繼續說道,“在這些罪犯中,最晚入寺的一人僅僅在兩年前還是一名惡貫滿盈的採花賊。”

 “然而他轉身便成為了佛門的弟子。”

 “當六扇門捕快準備將這些罪犯緝拿歸案時,靜心寺的主持方丈竟然以死相逼。”

 “他堅稱這些罪犯既然已經放下屠刀、皈依佛門,那麼塵世的法律便不應再對他們進行追究。”

 尚沈的語氣中透露出些許譏諷與不滿,“但根據大洪律的明文規定,窩藏江洋大盜與反賊乃是重罪。”

 “禪師,您認為這位主持方丈,是否應該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玄藏大師的眉頭緊鎖成一道深邃的溝壑,他敏銳地意識到尚沈的問題,並非表面看來的關於僧人生死的簡單詢問,而是像一把鋒利的劍,直指靜心寺廟那位主持方丈的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