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71舌戰群雄

 儒家經典繁多且深奧,經過歷代儒者的詮釋與發展後形成了諸多流派。

 這些流派之間的觀點往往截然不同,相互間的批評與指責也成了常有的事。

 “儒聖……”

 李平安口中低吟著這個名字,思緒不禁飄向了遠方,與那位白蓮邪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邪佛創立白蓮教,借教義之名,凝聚萬千信徒的願力,煉製出神秘莫測的白蓮寶座,將道印寄託其中,以此謀求永恆的生命。

 然而,與儒家相比,白蓮教的影響力和範圍顯得微不足道。

 儒家之道,深入人心,廣為流傳,所匯聚的民眾願力,無疑遠超白蓮教的百倍、千倍。

 以此類推,道尊、佛陀、妖祖等存在的影響力更是難以估量。

 樓船劃破天際,以驚人的速度向前飛馳。

 千里之遙,彷彿只是彈指一揮間,坤宇京都城的壯麗景色已經清晰地展現在眾人眼前。

 就在此時,數道璀璨的流光自前方迎面射來,引起了一陣騷動。

 樓船上的防禦陣法瞬間啟動,了塵與戴厚德同時爆發出強大的氣息,向那些不速之客發出嚴厲的警告。

 流光在距離樓船數十丈的地方戛然而止,露出了為首者的身影——坤宇太子趙鳳鳴。

 他昂首挺胸,聲音洪亮地喊道:“前方可是大洪招安使李先生?”

 “晚輩趙鳳鳴,已恭候您多時了。”

 李平安微微點頭,回應道:“正是本座。”

 他的聲音平靜而威嚴,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

 趙鳳鳴見到李平安的面容,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敬畏之情。

 他深吸一口氣,拱手行禮道:“自從大洪京都一別,已過去了十多年。”

 “胡英姑娘一直對晚輩讚不絕口,稱讚李先生髮明的秘製燒烤為人間絕品,令人回味無窮。”

 李平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靈光。

 他敏銳地注意到,在趙鳳鳴的頭頂上方,有一條赤蛟正在盤旋飛舞。

 赤蛟身上散發出的火紅色光芒,象徵著南方的熱情與烈焰,同時也預示著征伐與流血的不幸之兆。

 然而,李平安並未表露出任何厭惡或擔憂之情。

 他深知,在這個充滿變數的世界裡,任何預兆都並非絕對。

 因此,他保持著鎮定自若的態度,靜靜地觀察著眼前的一切。

 趙鳳鳴見李平安並未對自己的話產生反感或不悅,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

 他連忙趁機說道:“晚輩此次奉父皇之命,全權負責招待李先生一行。”

 “請李先生隨晚輩一同前往坤宇宮,晚輩已為您安排了豐盛的宴席和舒適的住處。”

 說著,他做了一個請的手勢,示意李平安隨他一同前往坤宇宮。

 坤宇宮內,緊張的氣氛如同凝結的冰霜,讓在場的每個人都感受到了沉重的壓迫。

 大洪的官吏佇立在右側,坤宇的官吏則靜靜地站在左側,雙方依照禮節互相致意並通報了各自的名諱。

 而在這場風雲變幻的漩渦中心,李平安、璇璣等人卻彷彿置身於世外桃源,悠然自得地品味著香茗,將所有的談判事宜都交給了經驗豐富的禮部官員去斡旋。

 若是招安能夠功成,李平安將成為書寫歷史的重要一筆,承擔起簽署這份具有深遠意義協議的重任。

 若一切順利,未來的史冊上或許會這樣讚頌:

 元武一百二十三年夏,李真人憑藉超凡的智慧與雄辯之才,不費一兵一卒便穩固了南疆的局勢,成就了一段傳奇。

 然而,談判的道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

 若是雙方無法達成共識,那麼等待他們的,將可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法力對決,或者是一場硝煙瀰漫、生靈塗炭的戰爭。

 大洪一方的代表申溫義率先打破了沉默,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嚴:“承蒙陛下仁慈厚愛,不願看到無辜的生靈血流成河。”

 “爾等應當順應天意,儘快歸降,這才是你們唯一的出路。”

 然而,坤宇一方的官吏並不打算屈服於這種威脅。

 其中一人曾與申溫義同窗共讀,他毫不留情地揭開了申溫義昔日的傷疤,諷刺道:“申溫義,你竟然敢在這裡大放厥詞,侮辱我們的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