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74敬愛與擁戴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迅速整頓軍馬,退守至邊城一帶,做好萬全的準備。”

 “待到秦王大軍壓境之時,便可按照你原先籌劃的策略行事。”

 趙奉先雖然心中仍有諸多不解,但他深知李平安的智慧與實力都遠非自己所能及。

 於是,他恭敬地應道:“是!末將定當謹遵仙長之命,不敢有絲毫懈怠。”

 然而,他內心的好奇心卻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一般難以熄滅。

 猶豫了許久後,他終於鼓起勇氣向李平安請教道:“仙長,晚輩心中有一事始終耿耿於懷。”

 “那元武帝究竟是為了什麼目的,竟然如此不擇手段地抓捕妖魔,甚至不惜逼反我等忠良?”

 李平安的目光瞬間變得深邃而冰冷,彷彿能夠洞穿一切虛妄與謊言。

 他緩緩地說道:“為了祭煉血肉以求長生不老!”

 隨著話音落下,他的身影便如同鬼魅一般瞬間消失在了原地。

 趙奉先和趙鳳鳴相視一眼,彼此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與恐懼。

 他們深知真仙之言絕非空穴來風。

 如果李平安所言屬實的話,那麼元武帝近年來的種種行徑便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他不惜一切代價地抓捕妖魔、逼反忠良,原來都是為了實現他那長生不老的妄想!

 想到這

裡,兩人都不禁感到一陣毛骨悚然。

 ……

 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精緻的窗欞灑在坤宇宮議事廳內,兩國官吏再次齊聚一堂,氣氛緊張而莊重。

 大洪朝的官員們依舊態度堅決,他們要求趙家叛逆者自覺束手就擒,前往京城接受朝廷的審判。

 按照慣例,他們準備了一套熟練的談判策略:

 先以苛刻的條件開場,靜待坤宇一方的反駁,然後通過巧妙的商討逐步做出讓步,以期最終達成一個雙方均可接受的解決方案。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坐在首席的趙鳳鳴卻以出人意料的言辭打破了沉默:

 “諸位大洪朝的官員,你們的所言極是。”

 “昨夜,我與家父徹夜長談,深情回憶起與陛下的往昔情誼,我們深感愧疚與自責。”

 “我們確實對不起陛下,對不起朝廷,理應親自前往京城請罪,以表達我們的悔過之誠。”

 這番話讓談判桌兩邊的官吏們都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微妙的變化:

 趙鳳鳴在提及家父、陛下和朝廷時,並未使用慣常的“父皇”、“元武”和“大洪”等稱謂。

 這一細微的差別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陣莫名的困惑,彷彿談判的節奏被打亂,他們一時間竟不知如何繼續。

 就在這尷尬而微妙的時刻,李平安站了出來,以他特有的從容與智慧打破了僵局:

 “既然趙公子已經有了這樣的覺悟和決心,那麼我們便順應時勢,簽下招安文書,將此事上報秦王,並傳訊給朝廷吧。”

 “我相信陛下仁慈寬厚,一定會念及過往的情誼,對趙家給予寬恕與善待。”

 璇璣道長也在此刻附和道:“李真人所言甚是!”

 “貧道昨夜也為諸位算了一卦,乃是上上大吉之卦!”

 “預示著此次談判必將圓滿成功,諸位也定能因此功成名就、前程似錦!”

 然而,他的話音剛落,談判廳內便響起了一陣尷尬的咳嗽聲。

 顯然,這些官吏們都覺得,這位坡腳瞎眼道士的言辭,過於直白和俗氣。

 他們身為朝廷命官,自然不能只想著個人的升官發財。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這次談判真的能夠成功解決趙家叛逆的問題,那他們無疑也將因此立下赫赫戰功,為國家的穩定與繁榮做出重要貢獻。

 後續的談判出人意料地順利推進。

 坤宇帝都方面毫無異議地接受了招安的提議,各級官吏也均未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畢竟,對於許多人而言,這一天的到來早已翹首以盼,只是幸福降臨的速度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陛下深受臣民的敬愛與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