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687她們怕水!

 獻俘儀式順利進行,未發生任何意外。

 隨著一個個偽坤宇官吏被斬首,京都百姓的歡呼聲此起彼伏。

 他們或許聽不懂內侍宣讀的罪狀,但看到那些平素高高在上的官吏身首異處,便感到由衷的滿足。

 然而,讓這些觀眾稍感遺憾的是,那些即將赴死的官吏竟然無人出聲喊冤,他們就像一個個沉默的木偶,靜待死亡的降臨。

 這種沉默讓百姓們覺得,這場熱鬧似乎還不夠完美。

 至於招安的內情,百姓們一無所知。

 這對朝廷而言,無疑是一件幸事。

 朝廷自是不會承認有過招安之舉,即便此事外傳,也只會被視為秦王湯宸破敵的巧妙策略之一。

 為了保全朝廷的顏面,湯宸特意封住了俘虜們的穴道,確保他們無法發出任何不和諧的聲音。

 獻俘儀式結束後,湯宸在內侍司的引領下踏入了萬壽宮。

 雖然距離南征出發僅僅過去了半年,但當他再次踏入這座宮殿時,卻感到一股陌生的氣息撲面而來。

 昔日裡熟悉的講經真人和嫋嫋的定魂香都已不見蹤影,只有那高高在上的元武帝依舊威嚴如故。

 “兒臣拜見父皇!”

 湯宸行了三叩九拜之禮後,高聲頌道:“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句話並非大洪國的傳統禮儀用語,而是他在回京途中與李平安飲酒時學到的。

 然而在此刻,這句話卻恰到好處地緩解了,元武帝陰沉的臉色。

 “平身吧。”

 元武帝揮了揮手,示意他起身。

 “謝父皇。”

 湯宸站起身來,低頭躬身,擺出一副認錯的姿態,等待元武帝的訓誡。

 “南征之事,你做得不錯。”

 元武帝首先肯定了湯宸的功績,但隨後話鋒一轉,“可惜讓趙逆逃脫,終究未能徹底剷除大患。”

 聽到這話,湯宸立刻跪下連連叩首請罪:“兒臣無能,請父皇降罪!”

 他的態度極其誠懇,讓元武帝一時之間無法對他進行苛責。

 畢竟,湯宸是攜大勝而歸的功臣。

 若真的降罪於他,後世史書上恐怕會留下苛待功臣的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