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746為了活命

 上一次全國範圍內的田畝清查,還要追溯至廣明帝在位之時。

 當年,廣明帝以武聖之威,一統天下,對全國的田地進行了一次徹底的清查。

 據史冊記載,當時因私自佔有、隱匿田畝而落網的官員數量驚人,甚至連斬妖司的大獄都顯得捉襟見肘。

 在廣明帝的輝煌政績中,這次田畝清查並未引起太大的關注,鮮有人提及。

 史官在編纂歷史時,對田畝的重新分配過程只是匆匆帶過,卻大費筆墨地記述了眾多官員的隕落與家族的衰敗。

 總體而言,這次清查在民間並未留下太好的名聲。

 五百年的光陰轉瞬即逝,如今的元武帝亦有意徹查田畝,這一提議卻遭到了滿朝文武的強烈反對。

 “毋庸置疑,對於陛下而言,推行神仙稅尚且遊刃有餘,清查田畝這樣的任務自然更是小菜一碟。”

 梁星緯的言辭之中充滿了對陛下的崇敬,“陛下英明地將田畝租稅的管理從戶部中獨立出來,全權交給蘇侍郎處理。”

 “新成立的農部,地位與其他六部相當。”

 “其首要任務,便是進行一場徹底而全面的田畝清查。”

 “農部尚書,這豈不是一步登天,直接晉升為一品大員了?”李平安的驚訝之情溢於言表。

 蘇民安的升遷速度之快,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甚至超越了他成仙的速度。

 他的思緒不禁飄回到元武帝六十三年,那是他們第一次碰面的年份。

 當時,蘇民安僅僅是一個八品的翰林編修,名不見經傳。

 僅僅過了十幾年,他便已經躋身一品大員的行列。

 梁星緯細心地解釋道:“聽說這只是暫時的職位,只有等田畝清查工作圓滿結束後,他才能正式擔任此職。”

 “難怪小劉最近忙於出售田地。”

 李平安微微挑起一邊眉毛,略帶好奇地問道:“不過,我很想知道,在這個田畝清查的敏感時期,他是否能順利地將田地出手呢?”

 劉侍郎是元武帝親自選拔的傑出人才,即使他與蘇尚書之間有著微妙的競爭,也絕不會在這個關鍵時刻犯下愚蠢的錯誤。

 一旦被查出劉家存在非法佔有或隱藏田地的情況,那將無疑是對元武帝的嚴重冒犯。

 這樣的錯誤,劉侍郎是絕對不會觸碰的,即使將田地全部贈送出去,也絕不會留在自己手中成為潛在的危險。

 “令人驚訝的是,願意接手的人並不少。”

 “畢竟,對於希望延續家族產業的家族來說,誰會拒絕擁有更多的田地呢?”

 “更何況,現在的價格還不到市價的百分之三十,這簡直就是撿到了寶貝。”

 梁星緯笑著補充道,“就在幾天前,我還幫劉兄聯繫了一下,把梁家那位能幹的管家介紹給了他,這也算是幫他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梁家難道對此不感到憂慮嗎?”

 李平安帶著幾分詫異瞥向梁星緯,他對田畝清查的關注度似乎超乎尋常。

 儘管梁星緯身懷真龍血脈,但他的氣運顯得頗為黯淡,又缺乏修為來保護自己,顯然在梁家內部並未受到太多的重視。

 “他們或許並不太擔心……”

 梁星緯淡淡地說道,“即便有所顧慮,也難以抵擋三倍暴利的誘惑。”

 他進一步解釋道:“梁家對此類情況早有預備之策。”

 “梁家曾經歷過廣明帝的田畝清查。”

 “舉個例子,梁家會指示長工們,對負責丈量田畝的差役聲稱,那些田地是他們自己的產業,這樣一來,明年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少收一成的租金。”

 負責丈量田畝的差役並非全部由京都統一派遣,通常情況下,每個縣只會委派一名農部官吏進行監督。

 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差役們擁有相當大的自由裁量權。

 更何況,在農部剛剛成立的階段,其官員要麼是從其他六部調配而來,要麼是從地方選拔提升,誰又能確保他們都會齊心協力、忠誠不二呢?

 “原來如此。”

 李平安恍然大悟。

 他能夠想象得到,在看似平靜的京都背後,實則已經暗潮洶湧、混亂不堪。

 那些支持元武帝的官員們正在大肆拋售手中的田地,而像梁家、陸家這樣的世家大族則趁機以低價大量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