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共浮白 作品

第752不一樣的湯允

 李平安微微挑眉,沉聲問道:“今夜之事,會否為你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關切和擔憂。

 作為城守尉的湯允雖然地位尊貴、權力滔天,但這份職責所伴隨的風險也同樣巨大。

 想要扳倒他的人不在少數,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這種小麻煩對我而言根本不值一提,我對那些世家大族的所作所為早已心生不滿。”

 湯允輕鬆地表達著他的觀點,“而且,身為皇族的一員,我與世家大族之間的對立是天生就存在的。”

 李平安對這番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立?這是為何呢?”

 “據我所知,大多數書院的學生都在倡導君臣之間和諧相處的理念。”

 湯允開始詳細解釋:“李哥,你可能對大洪的情況還不太瞭解。”

 “在這裡,無論是大型書院還是小型書院,能夠進入其中學習的學生,家境至少都相當於小地主的水平。”

 “然而,他們只佔大洪百姓總數的極小部分,甚至不到百分之一。”

 “以我們最近正在進行的田畝清查為例,這些學生自然會宣揚

君臣一體的理念,因為這符合他們的利益,能夠保障他們的田地權益。”

 他稍作停頓,然後繼續說道:“之前在菩提郡分配僧田的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普通百姓的需求其實非常簡單。”

 “他們只是希望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幾畝田地,如果能有一頭牛,那對他們來說就已經是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那些分到僧田的百姓,對朝廷,也就是對湯家,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

 說到這裡,湯允的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感慨:“從那次經歷之後,我逐漸意識到,佛門之所以費盡心機地聚集田地並租給百姓,並不僅僅是為了香火和信仰。”

 “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在悄無聲息地動搖朝廷的統治基礎。”

 “那些租種佛門田地的百姓,他們的忠誠更多地是投向佛門,而非朝廷。”

 他瞥了李平安一眼,然後繼續說道:“這些世家大族的所作所為,與佛門並無太大差異。”

 “如果我們能夠削弱他們的影響力,哪怕只是一半,那麼我們就會被視為明君聖主。”

 “如果我們能夠徹底剷除他們,那麼天下人將會全心全意地歸順於朝廷。”

 湯允一口氣說了這麼多,顯然這些話已經在他心中憋了很久。

 這種直言不諱的言論,在一般情況下,只能深藏在心底。

 此刻,他卻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彷彿在向李平安敞開心扉。

 李平安以帶著幾分驚異的目光凝視著湯允,心中暗自思忖,這還是昔日那位總喜歡誇耀祖先榮光的落魄王爺嗎?

 自離開秦王府後,湯允便如新星般璀璨崛起,他憑藉著不懈的努力與些許運氣,轉戰南北,戰功卓著,從未嘗過敗績。

 在眾人眼中,湯允的成就無非是他善於結交權貴與好運連連的結果,他們認為湯允總是在有利的局勢下作戰。

 此刻聽了湯允的一席話,李平安對他產生了全新的認知。

 “陛下、太子以及朝廷的眾多重臣,他們的視野都比你更為開闊。”

 李平安提醒道,“土地問題看似只是物質資源的爭奪,但實際上它牽動著佛門、道門以及諸子百家的根本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社會的巨大動盪。”

 “李哥,請放心,我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

 “只是每當遇到這類事情,我總是無法坐視不理。”湯允坦言道。

 他稍作停頓,繼續道:“我們的祖先是中山王,他是太祖皇帝的親生骨肉,是真正的太祖後裔。”

 “倘若我們都對此類事情置之不理,那麼大洪王朝終將淪為佛門、道門以及世家大族的囊中之物,靜待下一個王朝的崛起。”

 李平安聞言不禁緊鎖眉頭,“這最後一句話,若是傳入他人之耳,恐怕你的項上人頭都難保。”

 “不過也無需擔心。”

 “此次清查田畝的行動,定會讓那些世家大族元氣大傷。”李平安寬慰湯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