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十二章 處世哲學

 範沖年至古稀,也是經歷過幾朝的老臣子,又是熟知史學的大儒。

 在他看來,大宋歷代君王每每提及北伐,卻總是栽著跟頭還不長記性。

 太宗和真宗對遼之戰,總是滿腔熱血,最後總是鎩羽而歸,還得納貢乞和才能了事。

 仁宗和神宗對西夏之戰,同樣是躊躇滿志,終究也難逃大敗的事實。

 從徽宗皇帝再到如今的紹興皇帝,面對著金人連血性都沒有了,自然也就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因此範衝覺得,大宋的皇帝就應該四平八穩,守住基業才是根本。

 這一點,便是他不願意為趙瑗說話的根本之所在。

 “混賬!北伐中原怎麼就對大宋基業不利?”

 範衝的這句話打擊的並不只是趙瑗一個人,而是那些矢志北伐卻未曾建功的大宋歷代君王。

 因而這樣的話一出,自然惹得趙構極為不悅。

 自己的祖宗被臣子這般羞辱,必定是氣不打一處來。

 同時他隱隱約約有些敏感的感覺這個話似乎在暗罵自己,不敢北伐卻只會屈己乞和。

 “臣知罪,該打,臣並無此意!”

 範衝一看向來和氣的官家一下子發那麼大火,嚇得趕緊磕頭認錯。

 他明顯感覺到自己說錯話了,原本是為了八面玲瓏,卻沒想到還是捅了馬蜂窩。

 說者無心可是聽者有意,這一下讓官家肯定是極為惱怒。

 “此意是何意?”

 趙構冷冷的說道,明顯感覺範衝有些老糊塗了,越解釋卻越解釋不清楚。

 “罪臣知錯,還請官家恕罪!”

 範衝此時覺得自己的言語確實有冒犯之處,便不敢再過多解釋,而是不停的磕頭認錯。

 “範卿說建國公有北伐之志於大宋基業不利,朕看其頗有太祖之像,他日必定為我大宋開疆拓土!”

 趙構心中似乎對趙瑗有些心有所屬,是他的一番話改變了一些對於議和的看法。

 他在乎自己的安樂,但也在乎自己的名聲,更在乎將來以什麼面目去見九泉之下的列祖列宗。

 “官家所言甚是,臣魯莽愚鈍,不懂識人。建國公聰慧過人,乃天選之子!”

 範衝見官家屬意的竟然是建國公,不由得趕緊改口,附和著趙構的意思說道。

 “今日之事,不得向外人透露。不要以為自己做的事外人不知,皇城司可不是吃素的!”

 趙構說完揮了揮衣袖,便不再理會。

 “罪臣明白,決不洩露半分。罪臣告退!”

 範衝一時之間不知官家是什麼意思,只得趕緊知趣的悻悻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