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十六章 一絲傲慢

 官家的秉性既然決心無法改變議和,便更加堅定了趙瑗以武力來逼迫金人的決心。

 “回皇叔祖,瑗兒可否先答?”

 趙瑗覺得自己有必要先說,這樣既能體現自己皇長兄的身份,也能更好的去影響大宗正。

 “長幼有序,理應如此!”

 “武略以抵外侮才是根本之策。我朝自太祖開始,歷經橫掃諸國一統中原,卻恰逢遼金崛起。每每總是疲於應對,無論歲幣幾何,卻都難以奏效。因而文韜自然難填金人之慾,唯有以武制武方能抵禦外侮。”

 趙瑗一邊說著,一邊用眼神偷瞄著眾人的表情。

 他的慷慨陳詞似乎並沒有打動眾人,只有趙士?時不時的點點頭來回應。

 “太祖曾雲:“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若一味文韜,既難掌握主動且難讓軍力萎靡。若能攻城拔寨,屢敗金賊,則勢必引起對手恐慌。屆時是和是戰,則全然由我大宋決定。更為難得的是,眼下大宋良將如雲,委實沒有文韜的道理。”

 趙瑗一口氣將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全部都說了出來,他明白自己的這番話必定會通過這大宗正之口轉述給官家。

 自己提了太祖的名言,也是含蓄的表達出這些話並非自己所言,而是太祖託夢所致。

 “如此說來,建國公便是主張應以武略而制衡金人,似乎主動出擊更為有利?”

 趙士?捋了捋鬍鬚說道,從內心而言他非常欣賞趙瑗的這番話,但眼下官家似乎不想聽到這樣的聲音。

 “正是!”

 趙瑗從大宗正的眼神之中看出對方頗為認同,心想著看來得要瞅準時機才是。

 “璩兒到有不同見解!”

 趙璩聽完立刻回應道,他明白這策問試的結果大宗正都會向官家稟告。

 對於現在朝廷所謂議和的策略他已是瞭然於胸,只需要順著說便能符合官家心意。

 趙璩畢竟從小跟著吳貴妃長大,子憑母貴,和官家在一起接觸的時間自然遠遠多過於趙瑗。

 耳濡目染之中也就對於官家的許多想法非常瞭解和認同。

 “我大宋自南渡以來,連年征伐,民生凋敝,軍力匱乏,國力衰敗。現下已無力支撐抗金之事,唯有依照金人所求,虛與委蛇,文韜便可儘快達成議和。議和之功便是百姓之所盼,朝廷之所想,必定能休養生息從而以寬民力。至於岳飛,雖是百年難遇之良將,然大宋勇將萬千,如若能殺之換議和,也算是有功於大宋。”

 趙璩說完便有些得意的望了望趙瑗,並且換來了範衝等人讚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