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章 《伐金策》?

 但自從被趙瑗打破這個平衡之後,猶豫之中又覺得以武促和也很有道理。

 只不過對於皇帝而言,追求的是那個結果。

 他要比較的是,韓世忠憑什麼能夠認為以武促和能夠比之前的議和內容更有效。

 “不知官家是否還記得紹興十年岳飛上書的《伐金策》?”

 韓世忠並沒有正面回答趙構的話,而是突然說出了岳飛曾經上書的關於如何北伐的方略。

 他之所以趁著機會把這個策略說出來,便是為了更好的襯托岳飛的重要性。

 放眼整個大宋,真正能夠率軍北伐並且能夠成功的寥寥無幾,岳飛必定是其中之一。

 “《伐金策》?朕倒是有些印象,具體內容記不太清。”

 “《伐金策》之論調,臣以為可為眼下以武促和之策。在臣看來其要義有三:以妻兒老小為質,募兵至二十萬,鼓動金境漢遼之民反金。”

 韓世忠見官家並沒有任何反對,便開始大談岳飛曾經上書的這個策略的內容。

 由此可見,當時北伐的岳飛作為一個頂級統帥,不是不明白北伐有多難。

 然而單單僅靠一支岳家軍,是無論如何都難以完成“直搗黃龍”這樣的使命。

 “韓卿這樣一說,朕倒是記起來一些。此法如何實施?”

 對於趙構而言,身為皇帝自然只需要明白大的方向便可,但方略具體實施則沒有說起來那麼容易。

 因此他更多的顧慮是如何能夠真正得到執行。

 “岳飛本就是朝廷重臣,妻兒老小居住臨安無可厚非。臣以為這點並不困難。至於募兵和鼓動反金則確實需要朝廷支持,否則難以成功。”

 在韓世忠看來,大多數朝廷重臣的妻兒老小本就是居住在臨安,岳飛自然也不會反對。

 何況以自己的家人為人質,本身就是代表自己在寬朝廷和官家的心,從而證明沒有造反意圖。

 “朕看這岳飛主動提出妻兒老小為質,倒也足以看出對朝廷還是頗為忠心。”

 趙構理了理思路,覺得真的有反心的人必定不會輕易讓家人為人質。

 “官家所言甚是,只是募兵涉及到錢糧,鼓動策反需要皇城司和機速房配合。如若有朝廷支持,則完全可行。”

 韓世忠明白大軍行軍打仗,並且大量募兵,靠的就是錢糧。

 沒有這些做支撐,大軍不可能打勝仗。

 何況岳飛紀律嚴明,曾經發出過“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口號,靠燒殺擄掠來養兵的事肯定不會做。

 “募兵二十萬?如此之眾,如何牽制?如何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