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一章 開釋岳飛

 萬一抗金不利,還可以是重啟秦檜這條線。

 “臣韓世忠斗膽建言朝廷開釋岳飛,以武促和!”

 早朝之中,如果需要達成某種目的,最為精妙的便是一個早字。

 提早準備,儘早啟奏,便能早點佔據先機。

 韓世忠此言一出,朝堂之內的大臣們頓時像炸開了鍋一般,私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秦檜一聽,心中怒火中燒,心想著自己的大事總有人從中作梗。

 先是趙瑗在宮中逼宮求情,爾後吳貴妃又在官家身邊吹枕邊風,就連大宗正也跟著起鬨。

 現在韓世忠終於按捺不住,竟然在早朝之上對自己發動攻擊。

 這一連串的反對和質疑,讓他不由得有些心虛起來。

 原本他在金國就為金人所器重,還朝大宋也不過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已。

 原本他這樣的經歷,還朝之後必定不會得到重用。

 然而他竟然能夠敏銳的抓住官家忌憚金人,偏安一隅的想法,成為官家手中與金人溝通的一條暗線。

 正是憑著這樣的手段,他從而脫穎而出繼而手握大權。

 他朝著參知政事王次翁使了使眼神,對方心領神會的便站了出來。

 “啟稟官家,臣以為韓樞相此言不妥。岳飛擁兵自重有謀反之意,如若隨意開釋恐放虎歸山。所謂以武促和不過是武將的一派說辭而已。”

 王次翁輕蔑的對著韓世忠冷笑一聲,立刻反駁道。

 對於秦黨而言,岳飛是他們最大的障礙。

 對於秦檜而言,岳飛一直是阻擾與金人議和的一顆釘子。

 這顆釘子不僅讓他的議和計劃屢次受阻,更讓他陷入了無盡的鬱悶和糾結之中。

 秦檜知道,岳飛是一個忠誠正直的人,他的心中只有朝廷和民族的利益。

 他明白岳飛的軍事才能和威望,也知道他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如果沒有岳飛的存在,秦檜或許可以更加順利地推行他的議和計劃。

 但是他也知道,這樣做會讓他在歷史上留下罵名。

 然而,秦檜的內心充滿了自私和貪慾。

 他渴望權力和財富,而與金人議和可以讓他得到更多的好處。

 雖然知道這樣做會傷害到大宋的利益,但是已經被自己的慾望所控制,無法自拔。

 正因為如此,秦檜乃至秦黨眾人對岳飛的恨意才會越來越深。

 不但想盡辦法來陷害和誣告岳飛,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名聲和良心。

 “王相此言差矣!岳飛屢戰屢勝,卻又屢遭人誣告陷害。恐怕是損害了某些人的利益罷了。”

 韓世忠的這話一出,讓趙構和秦檜倆人臉上都紅一陣白一陣的。

 趙構可以說是整個大宋朝堂投降派的首領,他與其父兄二人一樣懼怕與金人開戰。

 為保持皇帝的權位,不惜對著金人一味求和苟安。

 南渡初期所信用的汪伯彥、黃潛善二人,也都是些主張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

 爾後秦檜的出現也正好對趙構的胃口,才有了現在想要誅殺岳飛從而乞和的想法。

 只不過趙構和秦檜倆人的目的一樣,但對於如何議和卻不同。

 趙構既可以文議,也可以武議,他更為看重的是那種的效果更好。

 而秦檜早已是投金叛國之人,自然只會為金國謀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