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二十六章 不辱使命

 他的耿直和率真,讓他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愛戴;他的愚忠,讓他成為了一個不朽的民族英雄;他的缺乏油滑,讓他的形象更加高大和挺拔。

 然而這一切在大宋朝堂之中顯然是格格不入,趙瑗此時的表露心跡也算是一種勸慰。

 “國公爺但說無妨!”

 岳飛對於趙瑗的尊重是發自內心,並不僅僅只是對方的身份和救命之恩,更多的是其有著如同朝中重臣一般的韜略。

 “帥爺以為,何故會被官家猜忌?何故會被秦黨誣陷?”

 趙瑗望著波瀾不驚的岳飛,心想著下獄一事雖然有驚無險,也算是岳飛的一場煉獄。

 但是岳飛是未來大宋極為重要的人物,他顯然不想其再被陷入到無妄之災之中。

 “臣對大宋本就是忠心耿耿,日月可昭。至於猜忌和誣陷乃是金國忌憚,秦黨為一己私利所致。”

 岳飛對於自己被誣陷入獄,也是深有感悟,也就看的非常通透。

 “正是,因而吾有幾句話,還請帥爺姑妄聽之。”

 “還請國公爺示下!”岳飛正襟危坐且神情嚴肅的說道。

 “以後切莫再提二帝之事,無論何時何地,以免觸了官家逆鱗。此乃其一。”

 對於趙構而言,遠在金國北境的二帝,是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畢竟趙構上位之時,二帝尚未去世。

 同時並存的皇帝,於公於私於情於理,都會有些尷尬和對立。

 金人可以拿二帝做文章,偽齊也可以拿二帝做文章,甚至反對者同樣可以拿二帝做文章。

 這些正是趙構認為自己皇位和皇權不穩固的原因之所在,而朝中大臣一旦還要提出所謂迎回二帝的言論,必定會犯了大忌。

 “以後切莫再為儲君之事諫言,儲君之位吾自有辦法。此乃其二。”

 趙構無子才在宗室之中選了兩位當皇養子,但並不代表就一定能繼承大統之位。

 武將干涉儲君之事本來就是大忌,甚至會被讓位居功自傲而左右朝堂。

 “以後軍中少打嶽字旗,多打宋字旗,民間可謂親切稱呼為岳家軍,可到了官家耳中可就完全變味走樣。”

 南渡之後,大宋王師之中有所謂的中興四將。

 四將之中,除了岳飛和韓世忠之外,便是一心幫著秦檜賣命的張俊和垂垂老矣的劉光世。

 在抗金初期,各自為政從而各自壯大,便形成了所謂岳家軍、韓家軍、張家軍和劉家軍。

 表面上看起來是民間對於這些抗金軍隊的親切稱呼,傳到朝堂則難免會被認定為某些人的私軍。

 這樣一來,極容易讓官家猜忌,也容易讓權臣抓住把柄。

 “以後無論戰局如何,還得聽從朝廷統一號令,想必官家經此一事不會全聽秦檜一家之言。”

 擁兵自重和不聽號令便是秦黨誣陷岳飛的一大罪名,這原本也不完全是捏造和杜撰。

 岳飛是軍事天才,看問題必定是從全局出發,因而戰爭格局非常高遠。

 有時候為了戰局和戰機不遵從號令也是事出有因,但對於朝廷而言則不會這麼認為。

 官家也好,秦黨也

罷,則更多的會以擁兵自重從而意圖謀逆的罪惡去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