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三十章 一頭霧水

 彷彿時間已經凝固,只剩下了這美妙的詩篇。

 “好好好!”

 韓世忠此時也顧不得那麼多,竟然率先打破沉默,他的一句句叫好聲也將所有人拉回到了現實當中來。

 “啟稟官家,臣雖然只是一介武夫,卻也能夠聽出建國公的滿腔激情和對朝廷興亡、國家命運的關切之情。”

 韓世忠沒想到趙瑗竟然能夠這麼短時間內創作出如此氣勢雄渾的詩句,不由得大為欣慰。

 原本以為詩賦是趙瑗的弱項,現在看來似乎已然遠超趙璩。

 趙構聽完同樣大吃一驚,並且是久久不能平靜。

 按道理而言,只有經歷過這樣的沙場廝殺和戰爭磨礪,才能夠寫出這樣讓人身臨其境的詩句。

 趙瑗不過是久居深宮的少年,他的生活是如此的單調和枯燥。

 每日只能在宮廷的高牆內,與書本為伴,聽著旁人的敘說,以此來了解外面的世界。

 然而,正是這樣一位少年,竟然創作出如此氣勢豪邁的佳篇。

 趙構不禁大為疑惑,一個久居深宮的少年,如何能夠寫出如此神句?

 他的想象從何而來?

 他的靈感源自何處?

 或許正是因為他的生活是如此的單調,他才更加渴望浴血沙場的征戰。

 他在書本中尋找著答案,在旁人的敘說中拼湊著那些壯麗的場景。

 可是讓人奇怪的是,這樣的佳篇卻並沒有出自哪個名家之手,自然也就難以判定是否抄襲。

 “秦卿如何看?”

 趙構自己一頭霧水,畢竟對於詩賦瞭解不如文臣們多,轉而把這鑑定權給到了秦檜。

 “回官家話,臣以為此詩雖

然氣勢不錯,結構合理,不失為上乘之作。然其過於激進,與朝廷之國策頗為不符,甚至有些自高自大。”

 秦檜沒有想到趙瑗竟然能夠作出如此豪邁的詩文,但從詩賦和氣勢上已經是完勝趙璩。

 然而他畢竟是老謀深算之輩,不可能就此認定趙瑗勝出。

 而是通過其他的方式來打壓,從而影響眾人的判斷和看法。

 激進便是秦黨給趙瑗貼上的標籤,而這樣氣勢宏大的詩文也正好能夠為秦檜所利用。

 “以武促和才是現今朝廷之國策,秦相倒是習慣顛倒黑白,建國公如此佳作,竟然被說的一文不值。”

 韓世忠一聽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脾氣,暗暗諷刺秦檜指鹿為馬,是非不分。

 雖然趙瑗早就告誡,讓他領著主戰派隱忍,但此時的韓世忠已經實在忍無可忍。

 他最為痛恨的便是秦檜的黑白不分,不但不能為國分憂,卻總是做著賣國求榮的事情。

 “臣認同韓樞相所言,覺得建國公詩文頗有大家風範,氣勢已然不輸蘇東坡。”

 大宗正趙士?此時也站了出來力挺趙瑗,自從那次被趙瑗的一腔熱血感動之後,他對於這個建國公已然是青睞有加。

 讓他頗為驚訝便是,沒想到趙瑗竟然有如此的文采和格局,不禁為大宋皇族有如此子孫而倍感驕傲。

 “璩兒之詩雖好,然過於憂鬱婉約。瑗兒詩文才情並茂,氣勢大開大合,頗有當年蘇學士之風。鬥詩一局,在朕看來確實瑗兒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