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三章 肺腑之言

 趙瑗的這套說辭可謂是天衣無縫,把兩人的作用能夠用到極致。

 更為難得是,這套說辭還能從朝廷和官家的角度出發,將這二人成為人質便是想朝廷之所想,甚至還能瞭解到一些韓嶽兩人的言行。

 然而對於趙瑗而言,這一切無非是藉口而已。

 將自己和武將之間的明面上的關係距離拉得很遠,甚至還有防備武將的感覺,這樣才能讓官家感覺自己並非有結識武將的嫌疑。

 “準!”

 趙構想也沒想便答應了,這個態度讓趙瑗不禁有些驚訝。

 以往官家幹什麼事情都是左思右想,前瞻後顧的,怎麼這麼痛快就答應?

 莫非官家也有感性的時候?

 趙瑗回過頭一想,自己的這番話完全是站在為官家考慮的角度,他有什麼理由去拒絕呢。

 “兒臣叩謝聖恩!先前在鳳凰山看了一座莊子,甚為合適,還請官家恩准。與其居住鬧市,不如遠離喧囂,沉下心讀書,靜下心憂國。”

 趙瑗的話一出,讓趙構感覺這個話怎麼那麼不像一個少年郎所說。

 這一番感悟和理解,何其的深刻,遠離朝堂的是是非非,才是真正的明哲保身。

 曾經身為皇子和親王的他,又何嘗不理解這其中的深意呢。

 他用一種異樣的眼神打量著趙瑗,感覺自己的這個養子居然這麼的成熟和老到。

 “準!”

 “官家能如此寬待兒臣,感激涕零,粉身碎骨都難以為報。”

 趙瑗沒想到自己提的兩個要求居然就這麼輕易的被答應了下來,完全出乎意料之外。

 原本還以為會有一番苦口婆心的求情和糾纏,卻是如此的順利。

 “瑗哥兒出閣之後,要好好讀書,替朕分憂才是。”

 對於趙瑗提的這兩個要求,趙構心中如同明鏡似的。

 主戰派拉攏這位有雄心壯志的皇子,已經不是什麼朝堂秘密。

 那麼將岳飛和韓世忠的兒子納入到伴讀行列,也在情理之中。

 對於趙構而言,朝堂之中的戰和之爭,並不是一件壞事。

 朝臣們的爭論和分歧,正是朝堂政治的一部分。

 而他所需要做的,便是巧妙地利用這些爭論,讓自己的皇權更為穩固。這便是高明的御下之術。

 朝臣們都是為了各自的利益而爭論,他們的心中都有著各自的主張和謀劃。

 只要這些爭論保持在自己可以控制的範圍內,才能讓朝堂保持穩定。

 “說到分憂,兒臣還真有一事想要啟奏!”

 見自己的目的已然達到,那麼現在便可以直截了當的說出自己對於朝堂的看法。

 這個時機不得不說非常恰當,既是臣子離宮之前的肺腑之言,也是兒子獨立門戶之前的臨別贈言。

 “不妨說說看!”

 “兒臣有一事想請教官家,朝堂之中何事最重要?”

 趙瑗的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皇子對於政事需求父皇的解惑,因而也並不顯得那麼的敏感。

 可以看得出來,面對多疑的官家提這樣的問題,可

見趙瑗的這個提法必定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