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七章 卻之不恭

 並且趙瑗此行必定只是個人意願,並非官家在背後推動。

 要知道官家如若想要動自己,隨便編個理由便可。

 實在不需要走趙瑗這步棋。

 一想到這裡,他整個人都輕鬆下來,可轉念一想又感覺心中有千斤重擔一般。

 趙瑗是主戰派!

 莫非是拿著這個籌碼來逼著自己重新站到主戰派的隊中?

 自從岳飛案之後,自己已然揹負罵名,並且秦黨這個標籤根本撕不下來。

 如若再次強行重新站到主戰一方,勢必會被秦檜下了油鍋。

 “當年臣實屬無奈,帥命難違才做出此等冤案。還望國公爺體諒臣的不易。國公爺有何吩咐,臣自當赴湯滔火,在所不惜。只是如若牽涉到朝堂之事,恐官家和秦相定然不允。”

 張俊明白,自己就算是被揭發冤殺趙叔近和剋扣軍餉,最多不過是個死罪。

 更何況如果官家和秦檜憐憫的話,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可趙瑗如果逼著自己站到主戰派的隊中,那麼不但自己死無葬身之地,恐怕子孫後代的前程也必定會毀於一旦。

 因此他提前把這個話說出來,也算是堵上趙瑗的口。

 你趙瑗要錢財或者其他的都好說,唯獨自己已經上了秦黨這條船,重新站隊是已無可能。

 “吾出閣在即,不過是和樞相聊聊陳年往事罷了……”

 趙瑗意味深長的說道,並且刻意把出閣二字說得很長很重,似乎有意在暗示什麼。

 這話一出,張俊便是心知肚明,也算是充分了解到了國公爺的意圖之所在。

 “國公爺未來可是撐起江山社稷之人,出閣乃是大事,想必宗正寺與臨安府不一定會事事想得周全。不知國公爺出閣可還有什麼缺失遺漏,不如讓臣略表心意如何?



 “這似乎不太妥當,恐引得朝堂之中傳出閒言碎語。”

 趙瑗故意裝出有些為難的樣子說道,他此行的目的本就是敲打敲打張俊,順便再敲他一記竹槓。

 雖然對方已經充分領會意圖,自己這皇子身份也不能吃相太難看。

 多年在皇宮之中的耳濡目染和前世的歷練,讓趙瑗每臨大事都很有靜氣。

 舉手投足之中透著一股沉穩幹練的王霸之氣。

 “國公爺多慮了,臣能有機會孝敬乃是榮幸之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又何必在意彼此呢!”

 不得不說張俊拍馬屁的功夫確實十分了得,不但把自己的姿態降得很低,把趙瑗捧得很高,還引經據典的輕易化解掉了顧慮和尷尬。

 對於趙瑗而言,身為皇子找臣子要東西,傳揚出去裡子和麵子都沒有了。

 而張俊的這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不正好印證這天底下所有的東西不都他趙家的嗎?

 既然都是趙家的,找誰拿,怎麼拿,還是問題嗎?

 趙瑗也沒想到張俊竟然有如此的急智,原本還想著一堆託詞來避免尷尬,沒想到對方輕飄飄的一句就解決了。

 “吾原本就愛清靜,出閣之後想靜心讀書,倒是覺得鳳凰山不錯。”趙瑗不疾不徐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