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四十九章 初次交鋒

 “官家當年南渡江南,篳路藍縷,苦心經營,方有今日之大宋。兒臣不過是受太祖庇佑,方得以在這朝堂之上侃侃而談。至忠至孝既是官家對兒臣之評價,亦為兒臣今後墨守之成規。”

 趙瑗想著,你秦檜不是要挑撥嗎,那麼老子就和你反著來。

 把官家的功績和自己的至忠至孝誇上天,自然也就讓他的挑撥煙消雲散。

 “諸位皆為吾之父叔輩,皆為輔佐官家中興大宋之重臣,亦為吾效仿學習之楷模。瑗自當是謹小慎微,不敢造次!然如若有人兩面三刀,挑撥吾與官家之君臣之情和父子之情,吾為了這至忠至孝必當拼死一搏!”

 “至於王相所言,實在是謬讚。英明神武的只有官家才是實至名歸,太祖託夢並非垂青吾,而是垂青大宋江山。”

 趙瑗一口氣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清清楚楚的表達出來。

 他的話裡明明白白的說出了自己會尊重朝廷重臣的態度,但也不懼怕暗中使壞的亂臣賊子。

 話裡有話的潛臺詞,既有對於秦檜挑撥的反擊,也有對王次翁捧殺的回應。

 並且趙瑗將官家捧得非常之高,無形之中刻意的去弱化自己。

 他這樣的一套組合拳下來,讓殿內那些老謀深算的臣子們都暗暗稱讚。

 在他們看來,趙瑗一眼便看清楚了秦檜和王次翁的伎倆,可以說是當眾給了兩人一記響亮的耳光。

 趙瑗想著,自己能夠做的就只有這些。

 到底效果如果,那麼這一切就要看官家是個什麼樣的態度了。

 整個大殿仍舊處在一片寂靜之中,秦檜的臉紅一陣白一陣,王次翁則耷拉著腦袋若有所思的樣子。

 自從張浚、趙鼎和李光等一眾重臣被貶謫之後,朝堂之上已經很久沒有人敢這樣來回擊他們。

 “瑗兒之忠孝,朕都看在眼裡。秦卿與王卿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不必過於計較。”

 趙構此時的臉上才有了一絲紅潤,那顆糾結不安的心也算是稍微平復。

 在他看來,趙瑗無論是英武還是才幹確實出類拔萃,但是對於自己的忠誠和孝順也是有目共睹。

 只不過在這樣的場合之下,在眾人的稱讚之中,隱隱約約有與自己齊頭並進之感。

 這樣的感覺對於皇帝而言,確實會感覺到很強的危機感。一種帝位被人虎視眈眈的危機感。

 幸好趙瑗的這番解釋讓趙構有些釋懷,不然這樣的猜忌會一直繼續下去。

 秦檜的老謀深算和順水推舟,同樣也讓趙構不得不重新審視對方的存在。

 不得不說,趙瑗的崛起勢必會打破眼下朝堂的格局,但對於趙構而言或許是一種新的平衡。

 “今日瑗兒已行出閣之禮,望往後恪守臣子本分,安心讀書,為國分憂。餘下開府之事便交由宗正寺與臨安府處置。”

 趙構的這一番話算是對出閣禮的結束語,也算是對於趙瑗和秦檜在朝堂的初次交鋒判定了一個勝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