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五十章 一絲希望

 “殿下有此決心,吾自當遵從。只是王府屬官之中,長史、司馬與諮議參軍不知如何設置?翊善、王友與記室參軍又當如何設置?”

 大宋的王府,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都有一套體制。

 除了內官(宦官)之外,其他屬官都是負責王府具體事務的事務官。

 這些屬官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共同維護王府的運轉。

 可以說王府屬官對於趙瑗至關重要,因為這將構築屬於自己的幕僚班底。

 並且每一個決策都可能影響到自己在朝堂之中的走向和發展。

 在大宋這套王府屬官體制下,趙瑗可以自己選任屬官,但如何設置還是需要遵循王府官職。

 這就像是一場考試,趙瑗需要在眾多的答案中做出選擇,而這些選擇又將決定他的王府的未來。

 他需要仔細權衡每一個選項的利弊,考慮每一個屬官的能力和性格,才能做出最合適的決策。

 當初為了王府屬官之事,趙瑗會面臨一些艱難的選擇。

 是選擇熟悉的朝臣還是去外地遴選?

 是選擇有才幹的但不一定能夠驗證忠誠的,還是選擇忠誠熟悉但不一定有大才的?

 才幹與忠誠,熟悉與陌生,都是很難抉擇的事情。

 趙瑗需要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這讓他感到非常為難。

 最終趙瑗經過深思熟慮,才願意去選擇了那兩位經過後世驗證過有能力的陌生人。

 “眼下朝廷國力艱難,王府屬官自然不宜過多,翊善與記室參軍各一名即可,王友二人吾以向官家討要。至於內事看娘娘與內侍省如何安排,兵曹之事則有勞楊殿帥!”

 趙瑗深知,雖然自己身為皇子,但未來仍充滿了未知的變數。

 他心中不安,擔心王府屬官過多過雜,人多嘴雜,說不定哪天就會對自己不利。

 畢竟將來與秦黨的朝堂鬥爭中,敵人可能就隱藏在身邊。

 此外大宋還面臨著金國的威脅,朝廷財政緊張,節儉為上,自然不宜過於奢侈。

 因此趙瑗希望王府屬官不要太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他寧願自己多花些時間和精力,親自處理一些事情,也不想讓太多人參與其中。

 對於王府的內務,他選擇讓宮中挑選出的內侍和宮女來處理,這樣可以保證王府的生活起居得到妥善安排。

 而侍衛之事,則從殿前司選拔而來,這樣可以確保自己擁有一直完全聽命於自己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