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一章 自圓其說

 他明白史浩的疑惑,同樣也明白眾人的疑惑。

 “還請殿下解惑!”

 “吾誠邀教授來王府,自然是看重學識與為人。然朝堂之中明爭暗鬥,改名則是有百利而無一害。且浩者,高遠博大之意。君子浩然之氣,不勝其大!今日一見,也算是實至名歸。”

 趙瑗這樣的解釋既算是給自己的一個臺階下,也算是能夠完美的自圓其說。

 “史浩謝殿下賜名之恩!”

 能夠直接從落第士子到王府屬官的轉變,並且還能得到郡王殿下親自賜名,這樣的恩典是史浩想都不敢想的。

 對於他而言,這樣的好事簡直就是天上掉了餡餅,而且還是直接砸到他的頭上。

 看著眼前這位耿直儒士,趙瑗心中不禁大喜。

 這位以後便是要成為自己左膀右臂的重要人物。

 後世對於南宋的評價,名相不少,史浩完全算得上其中之一。

 史浩正常的軌跡便是紹興十五年中了進士,從縣丞一級一級的走向朝堂。

 歷任溫州教授、太學正、國子博士、秘書省校書郎、宗正少卿。

 直到紹興三十年才進入王府擔任王府教授一職。

 宋孝宗即位之後,便官至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參知政事等職位。

 隆興元年,被拜為尚書右僕射、同宗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此時才算得上位極人臣。

 上任之初便建言趙鼎、李光無罪,並積極主張為岳飛申冤。

 只不過為人比較穩健和保守,力主和議,反對張浚貿然興師北伐,主張固城自守。

 對於現在的趙瑗而言,歷史是歷史,現在是現在。

 當下的他,需要史浩為自己的爭儲上位出力。

 並且對於任何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物而言,沒有無用之人,只有不會用人。

 如何用好史浩,才是趙瑗此時更應該考慮的。

 “眼下朝廷時局艱難,吾這普安郡王府便不設長史一職,史教授便可任王府司馬一職,行幕僚之事一併代掌王府內務之責,不知意下如何?”

 趙瑗輕描淡寫的說道。一般而言,大宋的王府屬官無論是人數還

是品階都不比大唐之時。

 因而不設長史一職,以司馬代行便是趙瑗的一招妙棋。

 畢竟此時的大宋南渡之後國力艱難,連年征戰導致國庫虧空。

 自己如果能夠以身作則,在王府屬官上樹立不設冗員冗職,那麼將來才能更有威信去革新變法。

 雖說王府屬官是需要報請宗正寺,並且由朝廷任命。

 但這一切不過都是形式,趙瑗的話其實也就是一錘定音。

 “臣承蒙殿下錯愛,能夠擔當如此大任,必定竭盡所能,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