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七十二章 家學深厚

 由此可見這郡王殿下的日子確實不太好過,或許一個不小心便會掉入陷阱之中。

 只是史浩畢竟人微言輕,還不知道趙瑗的路數,自然也就不太敢隨便亂說。

 要知道這裡到底不是明州,以往與一方士子和僧人們可以隨心所欲的抨擊朝政,但現在自然是要謹小慎微。

 “望北齋乃是吾商議要事之地,不必擔心隔牆有耳,史公可暢所欲言,首抒胸臆。”

 趙瑗自然明白史浩的顧慮之所在,和自己相處不到一個時辰,又怎麼可能那麼快進入狀態呢。

 並且所談論的或許都是敏感的話題,史浩難免會心存顧忌。

 “殿下捨命保全嶽大帥之事,在明州士子之中早己傳開。士子們聞此消息歡欣鼓舞,自然也就期望您能成為大宋儲君。”

 史浩有些難掩自己的激動之情,繪聲繪色的向趙瑗說著明州士子圈中的高大形象。

 大宋的士子,特別是處在底層的讀書人,都有一種憂國憂民的悲壯情懷。

 或許是這些處在底層經歷過生活動盪和磨礪之後,越加珍惜國家的安穩和朝堂的穩固。

 “吾不過是為大宋盡了一些綿薄之力罷了,如若連岳飛這樣的忠臣良將都要被陷害,那麼將來有何臉面去見趙氏的列祖列宗。”趙瑗動情的說道。

 在外人眼中,他確實是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可在他自己看來,不過是利用皇子特殊的身份,盡了一個大宋子民的本分而己。

 “殿下能夠如此扭轉乾坤,己然是相當不易,切莫妄自菲薄!”

 “話雖如此,可吾救得了一回,不見得能夠救得了下一回。”

 趙瑗輕輕的嘆了口氣,面對著朝堂秦黨的橫行無忌,而自己卻權力有限,實在有些力不從心。

 一旁的史浩自然也非常明白,朝堂之事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的。

 他深知其中的複雜和艱險,許多事情都源自於各自利益的交織,而真正有北伐進取之心且一心為公的忠臣,眼下的大宋朝堂己然不多了。

 史浩心中湧起一股深深的憂慮。

 朝堂上的大臣們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會玩弄手段,互相攻擊,而真正為大宋

利益著想的人卻寥寥無幾。

 史浩知道,自己己然進入了趙瑗這艘大船,就必須面對現實,不能逃避。

 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協助趙瑗去解決朝堂上的問題,去推動趙瑗想要實現的抱負。

 “殿下切莫灰心,畢竟官家能夠厚待於您,便是最大的權柄。臣以為眼下所做一切,皆應以影響官家為重。”

 史浩一想到這裡,便毫不猶豫的把憋在心中的內心話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