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易言語 作品

第八十一章 慣用套路

 負責議程的內侍神氣活現開始逐個依照早朝名錄來點名,因為以往早朝在卯時,故而俗稱點卯。

 點卯之事非常之嚴格,即便是皇親國戚也要被他們呼來喝去地指使。

 他們逐隊厲聲喝問:“班齊未?”

 應點之人便需要逐一應答:“班齊!”那陣勢就像軍隊結集時檢查口令一樣。

 早朝隊伍集結整頓完畢,宮門尚未開啟,大家只好在清晨的雨露之中等待五更報時。

 皇宮內計時的更漏比民間短,宮中五更過後,民間西更才結束。

 因此宮中打過了五更,梆鼓聲就交替響起,稱為“攢點”,也就是發佈標準時間的意思。

 五更攢點的梆鼓聲終於在城樓上響起。這時候,透過垂拱殿角上的鴟吻猶見疏星點點。

 於是宮門緩緩打開,門軸吱吱呀呀的摩擦聲尖利地劃過晨光熹微的夜空。

 百官躡手躡腳而又神情整肅地魚貫而進,至此五天一次的早朝便拉開了帷幕。

 然而越是官職越高則越為辛苦,除了每五天參加一次早朝,另外每天還要起個大早去參見官家,請示處理軍國要事。

 趙構端坐在垂拱殿龍椅之上,穿著一身絳紅色朝服,目光凝重地望著殿內的朝臣。

 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深深的憂慮和不安,彷彿在思考著朝堂的未來和命運。

 歷朝歷代,唯有大宋皇帝以一身絳紅紗袍以示天下。

 至於選用“紅色龍袍”的出發點,便是大宋太祖信仰五德之說,相信當時己經到達火德階段,所以依照火德服色尚紅便設置為紅色。

 這絳紅色的朝服,象徵著大宋的繁榮和昌盛,也代表著皇帝的權威和尊嚴。

 然而如今的大宋,卻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和挑戰。

 趙構的心情十分沉重,想起了那個曾經強盛的大宋帝國。

 然而如今的大宋,卻己經是一個疲憊不堪的國家,內憂外患,民生疲敝。

 望著殿內的朝臣,心中湧起了一股無力感。

 “此乃最近幾位卿家上書之奏疏,眾卿家傳閱一下,藉著今日朝會議一議。”

 趙構並沒有太多的繁冗,早朝的睏乏讓他只能強撐著。

 內侍張去為將幾位奏疏恭恭敬敬的送到殿內朝臣手中,一時間整個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趙構則趁機眯著眼睛,享受著早朝之中難得的一絲清靜。

 趙瑗本就是第一次以普安郡王的身份參與朝會,起初還有些新鮮感。

 可是放眼望去。整個殿內大多都是秦黨或者與秦檜親近之人,頓時有種羊入狼群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