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棕櫚酒的朱元璋 作品

第24章 初戀的情人

 從前一節中看到,張建祥與張巧珍的關係不一般,他們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件事還得從頭開始,張巧珍的爺爺張金海,祖籍山東,解放戰爭中的傷兵就地療養,留養後入贅到張莊,有兩個兒子,三個姑娘,在張巧珍兩歲的時候,張金海在張建祥家的西邊,蓋了兩間土坯房,給大兒子張長庚分了家,張建祥與張巧珍從小青梅竹馬,光著屁股一起長大,小時候張建祥一直稱張巧珍的母親為嫂娘,張長庚是個木匠,心靈手巧,在那個年代,能為街坊鄰居修修補補,深得街坊鄰居的愛待,他盡心盡力的維持著這個家,後來張建祥跟隨父親到了南方生活,再回到老家時已是懵懂少年,已經朦朧的懂得了男女之情,他們一起上學,一起回家,充當著護花使者。也就是在這一年,張長庚在為鄉高中修理校舍的時候,不幸失足,墜落身亡,家中的頂樑柱倒了,天塌了,撇下一個寡婦領著4個孩子,老大張巧珍12歲,兩個弟弟,以及一個還在襁褓中的妹妹,日子過得怎麼樣是可以想象的,張建祥家中條件較好(父親和大哥兩個工人),從此以後,兩家幾乎合成了一家,如果不是張建祥的媽媽經常替她照顧孩子,他們家恐怕連口熱乎飯都吃不上,並在生活上、物質上予以照顧,才勉強度日,自從她父親去世以後,村上為了照顧他們家庭,讓她當了一名村裡的民辦教師,那時候民辦教師的工資每月6元。1982年,張建祥考上了師範學院大專班,彼此見面的機會少了,經常書信來往不斷,慢慢的由親情轉換到了愛情,以前面對面不敢說的話,可以在信上表達。兩年後張建祥畢業了,分配到了他的母校城關高中,當了一名英語教師,這一年他18歲,張巧珍17歲,85年教師節的這一天,張建祥回到家中,正趕上家中出花生,為了防止花生被人偷,所以要在地裡看著,那一晚,張巧珍給弟弟送完飯,就鑽進了張建祥用架子車搭起來的窩棚,兩個年輕人終於走到了一起,偷吃了禁果……後來兩個人的關係逐漸明朗起來,張巧珍的母親極力反對,理由是輩分不般配,張巧珍的母親曹秀花,喊張建祥的父親為舅舅,母親為襟子,曹秀華對張建祥的父母感情極深,甚至超過了對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如果張建祥與張巧珍結合,平輩的稱呼讓她不能容忍,甚至以死相威脅,張巧珍是個孝順的姑娘,她親眼目睹這麼些年來,她母親帶著姊妹幾個含辛茹苦不容易,她無心忤逆她的母親,最終她選擇了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