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覺在他鄉 作品

第16章 明槍易躲

 漸漸地,雨停了,狂風走了。 

 陳文清睜開了雙眼,看到了天空中出現一道天虹。 

 此時的陳文清經歷了心魔幻象,心境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陳文清的眼中,刺脊巷這個地方就一個“大家庭”。 

 所以,他才如此痛苦,不僅有失去了家人的痛苦,還有失去所有親人的痛苦。 

 雖然依然憤怒,但此時也能夠控制自己了。 

 他開始搜索“家人”還活著的證據,他堅信他們還活著。 

 他走遍了刺脊巷的每一個角落,翻開了一具又一具的屍體,哪怕是燒焦的屍體,他也要從骨骼和體貌特徵上判斷。 

 最終,他得到一個驚人的信息。 

 少了四人! 

 為什麼他知道的如此清楚呢? 

 這得益於他和里長王伯關係特別好,不僅經常給王伯帶各種“野味”,還經常幫助王伯做事。 

 比如:統計人口,用於統計稅源、兵源和徭役。 

 刺脊巷是大昰西北偏遠地區的小村,在過去因為靠近貢院而得名。 

 如今,貢院早在百年前搬到了陽城,這裡就逐漸沒落了。 

 不過,這裡的百姓世代居住在此,全巷不過三百二十六人,陳文清記得非常清楚,他能夠準確的喊出每一個人的名字。 

 陳文清坐在巷口倒下的老槐樹上,一邊手裡拿著半截髮簪,一邊喃喃自語道:“少了四人?” 

 “這四人都是誰呢?” 

 陳文清並沒有找到爹、娘和文蕊的屍首,只是在內室中尋到了半截白玉髮簪。 

 而這白玉髮簪正是陳文清在上日節的時候送給文蕊的,當時可是花掉了陳文清所有的積蓄,心疼了好久。 

 可是為什麼只有半截髮簪呢? 

 經過探查,內室中並沒有打鬥的痕跡,甚至家裡都沒有少什麼。 

 如果是胡人所為,為什麼會不拿走糧食和衣物呢? 

 為什麼院內會有被拖拽的痕跡呢? 

 陳文清眉頭緊鎖,怎麼也想不通。 

 沒有打鬥的痕跡,屋內完好無損,卻有一支斷裂的髮簪? 

 另一半在哪裡? 

 莫非? 

 陳文清目光如炬,眼神中帶著興奮的神色。 

 莫非,蕊兒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