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覺在他鄉 作品

第37章 姒啟

 呼哧—— 

 呼哧—— 

 十萬大軍因為連夜奔襲,一口不倒一口地喘著粗氣。 

 但是,沒有一個將士私下議論,他們默默地凝望著關內侯。 

 雖然大家都知道抗旨是要殺頭的,但是沒有一個將士跪下去,都硬生生地挺直腰板,等候發令,在他們的眼裡,關內侯就是命令。 

 “陽城難道真的失守了?” 

 陳文清滿臉愕然,一朝都城就這麼破了? 

 陽城地處中原地帶,土地肥沃,物產富饒,素有“陸海”之稱,否則大昰也不會將都城建立在此。 

 雖然陽城並沒有什麼天然優勢,但是周圍四塞而固,被蕭關、武關、散關、潼關圍守,周邊河流密如蛛網,有沮水、涇水、渭水、滬水、鎬水,這些河流除了渭河東西走向外,其餘河流均受陽城四面山川的影響,大多南北走向,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 

 那陽城是如何失守的呢? 

 陳文清不得而知,但是更加讓陳文清訝然的是關內侯的舉動。 

 他竟公然打了宣旨太監,當眾撕毀聖旨! 

 聖旨作為歷代帝王下達的文書命令及封贈爵位名號頒發的誥命,是帝王權力的象徵,代表朝廷的威嚴和帝王的恩澤。 

 大昰對聖旨的保管還有專項的立法,保管上要十分小心,不準典當、出讓、出售,一經發現,輕則革職,重則剝皮。 

 如果因保管不慎發生了蟲蛀、受潮、汙染、殘損,還要罰俸三個月。 

 惡意撕毀可是要殺頭的,甚至重者將會誅連九族。 

 因此,更多的人會把聖旨放在楠木或樟木做的匣子內,裹上黃綾,放在密室妥善保管,定期拿出來通風晾曬,每逢重要節日,還要沐浴焚香請出聖旨,供於案頭,全家跪拜,世代相傳,供後人敬仰。 

 所以,關內侯的舉動十分反常。 

 撤走蕭關十萬大軍,連夜奔襲數十里! 

 當眾毆打宣旨公公,撕毀聖旨! 

 直呼後啟帝大名! 

 哪一項都是要掉腦袋的重罪! 

 但是,關內侯竟然渾然不懼,甚至陳文清在關內侯那顫抖的身軀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那是一種剝皮抽筋的痛苦,是失去至親的悲痛,是無聲的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