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從土樓捏出來的制瓷術

  前前後後,災民的數量上千人。

  說這些話的里長壓力有點大,這個人口數量,已經超過了三河村所有的山農、鄉農了。

  “走,先過去看一看!”胡能拿了圖紙、土樓模型,隨著雷卷、里長到了村尾。

  烏泱泱的流民就聚在山農、藥農往日練武的地方,村裡面已經支起大鍋。

  糙米粥,裡面還加了野菜,自然比不得如今山農、藥農的吃食,可對於流民而言,這待遇可是比縣城絕大多數賑災點的清湯寡水強出太多。

  自發到三河村的流民在胡能、雷卷的預料之外,而且這些多半都是老弱病殘,女性為主,在縣城的賑災點搶不到施粥,聽聞到信息趕到三河村。

  “多出來了好幾百呀!”雷卷愁苦。

  多了數百人,但要救濟,這對於胡能而言,能有什麼難度,黑水灣有寶魚窩,下幾次水,數十條寶魚送到集市,就是數百兩銀,胡能所思考的是未來如何安排。

  “問題不是很大,先安頓下來,等吃過粥之後,將青壯男人和有一技之長的都挑選出來。”

  日上三竿,喝了糙米野菜粥的流民都安靜了下來,里長、雷卷帶人挑選登記。

  雷卷已經做過一次篩選,所以很高效,送到胡能這邊的名單中,有魚戶、染人、樵夫、鐵匠,還有擅長木工、瓦活的人,這些人不是正兒八經的匠人,多半都是學徒,但蓋房子造屋,勝過三河村的山農、藥農。

  魚戶多半都是靠水而居,寒酸一點的終身生活在船上,河水暴漲,沖垮了房舍,帶走了舢板,又沒有錢財修屋造船。

  魚龍幫這樣開了魚欄的幫派倒是可以免費租船,但前提是要籤賣身契,而且還要看下河打魚的水平,才絕對給不給一口飯吃。所以很多不夠條件的魚戶都成了流民。

  染人大致也是如此,染坊同樣是臨河而建,作坊被沖垮,沒有房舍,同樣被捲入災民大潮中。

  有瓦匠、木匠,胡能的計劃便好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