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林之火 作品

第166章 沒事找事

 偵查思路不同,採取的偵查措施就會有大的不同。很明顯,就偵查方向來說,兩位領導還是產生了很大的分歧。不過邵大還是屈服了趙局的意見,決定把重點突破事情往後再推一推。先從其他方面進行排查看看情況再說。 

 於是邵大對我們幾個偵查組的任務又進行了調整,我們組把剩下兩個未見面排查的人員交給了夏勝軍探組,徐鐵成探組剩下的活全交給了李壽全探組。我們兩個探組則進入現場所在村落,挨家挨戶的進行排查,主要就是通過走訪發現在劃定的時間範圍內,那些離開的人員。並且對這些人員進行核實,要排除嫌疑為止。 

 我們把現場所在的村落劃分成四片區域,除了我們和徐鐵成探組各負責一片區域以外,另外分別調來增援南區中隊和西區中隊各負責一片區域。排查的條件十分的籠統,主要靠偵查員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 

 這個案件的專案組也算是正式成立,專案的內勤就由夏勝軍探長擔任,也就意味著這案件偵破以後,案件的辦理也會交給夏勝軍探組。 

 我們接到了任務,第二天也就直接到那小山村的村委會辦公樓報到,我們的臨時指揮部就設置在那邊。那個村裡的村幹部也進行了分工,確保我們每一組都有一個嚮導為我們引路。 

 我們四個人在村委會辦公樓先簡單的商量了一下,我們先讓村裡的嚮導把我們全部先帶著走一遍。然後熟悉了地形以後,我們就分成四個組,各自先開展走訪,最後把走訪的信息進行彙總,這樣走訪的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其實整個山村不大,我們整個組也不過分到了十來戶人家,我們四個人再分一下,每個人頭上也就分到了三四戶人家。正常情況下,最多一天就可以走訪乾淨。 

 我們一開始就開足馬力,我是一分鐘都不耽誤,就像和時間賽跑。經過了一個白天的排查,我負責的三戶人家算是全部搞清楚了。 

 案發現場在封閉的小山村裡,因此裡面的住戶要麼是常年在家務務農,要麼就是長期出門在外,在節假日才返回家中住幾天,可以說人口的流動性十分的小。而我走訪的三戶人家,情況都差不多。就是家裡的年輕人都居住在山陽城裡面,一般就是節假日會回村裡看望家裡人。一年到頭,這幾個年輕人也回不了了幾次家。而現在常年在村莊里居住的都是老人,平時就種種菜,種種地,自給自足,需要用錢了一般都會和城裡的孩子要,但是老人的消費不多,用錢的機會很少。 

 因此,我進到每一戶人家,家裡的老人都在家裡。因為農村老人有個習慣,乾地裡的活都是在大清早做,下午就是在家做做家務,喝喝茶串串門什麼的。我因為年紀輕,基本上也沒有和老人進行攀談的經驗。所以我一般都是拿著筆記本,就事論事的問一下老人的家庭情況,然後再問一下最近家裡的進出情況就結束了。因此我的排查進度十分的快,到了下午三點左右,我該走的就都走完了。 

 我無處可去,於是就回了村委會辦公樓裡面等其他人結束。大約等了一個多小時,艾冬青才第一個回到村裡,他一見我就問:“學賢,你也是剛好嗎?速度挺快的!” 

 我老實的說:“我都回來一個多小時了,就三戶人家,我一走就走完了。我發現沒什麼可問的,就回到這裡來了。” 

 艾冬青說:“你都問仔細了嗎?不要有遺漏,如果線索從你這邊溜過去了,可是要追責的。” 

 我翻開筆記本仔細看了一下,然後說:“應該都問仔細了,我這三戶人家都只有家裡的老人在家,年輕人都不在。他們的家庭成員我都登記了,連他們在城裡的住址我都登記明白了,如果要核實下一步只能去城裡核實了。” 

 艾冬青說:“你沒有問到這些天村裡有無外地人進出,有無其他外鄉人進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