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巨星 作品

第128章 我看黃縣令也是人才啊

 因為這人經常有去戲樓以及茶館聽曲,聽評書的習慣。 

 每聽到一些不妥之處就會當場指點,如若說到興起,還會去店家後院與主家當面詳談。 

 至此浮山縣的戲曲和評書文化十分盛行,以至於本地的戲班子和評書班子經常會帶不少學徒,然後一部分外出去其他縣城開店撈錢。 

 偏偏這黃縣令還不要稿酬,可謂是菩薩心腸,對方就是純粹的興趣愛好。 

 如若黃縣令收錢指點,這些店家估摸著也是會應允的。 

 趙銘就聽張文匯報過安平縣的戲樓以及茶館的這月營收,數目可不少。 

 而這店家的戶籍全都是浮山縣人士,可見這是一條多麼龐大的產業鏈。 

 如若黃縣令真想以此牟利,趙銘覺得這傢伙還真能發財。 

 比做那私鑄錢幣的勾當要穩當靠譜得多。 

 這也是金手指評判這人有腦子但不多的緣故。 

 技能點商業上可謂是一點沒點,官場之道點了一些不多,其他的全都點在了戲曲話本之上。 

 這要是尋常人看到這種廢材模板肯定是直接咔嚓了完事,喜歡這靡靡之音像什麼話? 

 但趙銘是一個擅長屎裡淘金的,之前還尋思著宣傳部部長哪裡搞呢,這不就來了嗎? 

 這人用得好,不僅可以搞宣傳,還可以幫忙做大乾的第一家報社。 

 這年頭報社不是不能傳播開,一來是文化人不多,識字的總共就那麼點。 

 二來也是有了邸報這玩意,這種幾乎涵蓋了大部分讀書人。 

 畢竟能夠獲得邸報的大多是官宦之家,這年頭讀書人大多都出現在這些家庭。 

 其次就算不是官宦之家,一些書香門第也能向本地父母亦或者有官身之人借閱邸報,以便了解天下局勢有助於科舉。 

 第三,也就是朝廷有意控制輿論,防止被有心人利用藉此以訛傳訛,其次也是為了防止百姓開智。 

 許多古朝代其實是不太想百姓太聰明,太聰明還怎麼管控。 

 開元雜報手抄版 

 但就趙銘所知道的唐朝,其實就出現過一份名為《開元雜報》的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