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預期的艱難

 而原因,就是為了減少敵方可能出現的火力優勢,對克爾納青年主力的整體影響。 

 說白了,就是讓整條漫長的戰線上,克爾納青年的戰士們分得足夠散, 

 這樣,即便是敵人火力呈現出壓倒性的優勢,每次轟炸炸得克爾納青年的戰士抬不起頭來, 

 一輪轟炸能炸死的人也不會太多,能夠保證從整體上,克爾納青年的主力始終保持一定規模和戰鬥力。 

 面對火力遠勝你的敵人應該怎麼辦, 

 一言以蔽之,‘你扔你的原子彈,我扔我的手榴彈’。 

 你要炸就炸,我直接不管。 

 即便是在轟炸下,因為分散而不受到太多損傷的克爾納青年,依舊能夠一步步蠶食吞沒掉克爾納反對派和克爾納政府軍。 

 具體的實施上,此刻的克爾納青年第一軍和第二軍, 

 整整四萬餘戰士,分散在了大致四條漫長的戰線上。 

 南側兩條戰線, 

 一條沿著蘭賓哈地區的邊緣延伸,從北側壓制著克爾納反對派的主力, 

 一條從蘭賓哈地區的南部,一直延伸到阿提奧地區的腹地,從另一側擠壓著克爾納反對派的主力。 

 東部,和北部兩條戰線上,同樣,從克爾納青年控制的維利次地區,一路拖著克爾納政府軍的力量,延伸到了與維利次地區相鄰另一箇中部地區的腹地。 

 四條漫長的戰線上,從細微處,四萬人被分成了數千個,上萬個基本作戰單位。 

 每個作戰單位差不多就三個人……這種景象,對於此刻正在觀戰的華國內一些指戰員來說,可以說是格外熟悉。 

 不過, 

 這種戰略,對於克爾納青年的軍隊的組織性,戰士的戰鬥意志以及信念都是極大考驗。 

 在戰鬥人員分散的情況下,依舊能夠保證小範圍內的戰鬥力, 

 必須每個基本的作戰單位都能夠堅持作戰,有著較強的戰鬥意志,能夠履行戰鬥任務, 

 這樣才能從每一個小的作戰點中,一點點積累出整個戰局的優勢。 

 同時,散的開還要能夠聚得上。 

 為了完成整個作戰任務,每支基本作戰單位,都得不停的在運動戰中,根據戰局,不停地分散,然後聚集…… 

 這種情況下,一旦失去控制,或者未能順利完成任務的各作戰單位太多, 

 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戰鬥意志和信念,以及組織性恰好都是克爾納青年的強項……即便是克爾納青年要被摧毀了,依舊可以相信,有相當一部分克爾納青年的戰士會戰鬥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