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深有鮪 作品

第127章 太極咖啡的危機(上)

 這個名字,不僅體現了法國傳教士田神父對這個山村的喜愛,也表達了他對這個山村的美好期望。 

 法國傳教士田神父不僅為朱苦拉帶來了咖啡樹,也帶來了咖啡文化。 

 為了自用,田神父用咖啡果在教堂門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樹。 

 隨後,他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樹,栽種在教堂周圍。 

 自此,朱苦拉村開始了咖啡種植,村子周圍被咖啡樹環抱。 

 村裡兩位年紀最大的長者已經八十多歲,他們共同見證了中國最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 

 朱苦拉是一個與咖啡有著不解之緣的地方,儘管它貧窮落後。 

 村民們不僅種植咖啡,還保留著自種、自磨、自煮的傳統,無論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習慣。 

 他們對咖啡樹有著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並未帶來經濟效益,他們也不捨得砍掉一棵咖啡樹。 

 朱苦拉村的古教堂接待賓客時,會提供當地的咖啡和核桃。 

 雖然這種原始的煮法味道並不完美,但恰恰體現了村民們對咖啡的熱愛,也是對來賓的最高禮儀。 

 朱苦拉的原始生態咖啡文化令人歎為觀止。 

 村民們主要種植阿拉比卡豆、雲南小粒波邦和鐵畢卡品種的咖啡豆。 

 據高俊從網上搜集到的資料截止到今年,西南地區的咖啡種植面積已達到 183萬畝。 

 據預測,5年後,這個數字還將繼續增長,達到驚人的 280萬畝。 

 這意味著西南地區的咖啡產業正在迅速發展,預計將為當地經濟帶來更多的收益。 

 高俊從網上收集了西南地區小粒咖啡適宜生長的環境。 

 小粒咖啡適宜生長在海拔 800~1800米的山地上,但海拔過高會導致味道偏酸,過低則味道偏苦。 

 大多數小粒咖啡種植在海拔 1100米左右的乾熱河谷地區,酸味適中,香味濃郁且醇和。 

 西南地區擁有獨特的環境適合小粒種咖啡生長,出產的小粒種咖啡品質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