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英俊 作品

第233章 昌鎬之謎

 值得注意的是,75年出生的李昌鎬國際大賽決賽首敗中國棋手是2005年,此後競技水平一路下滑,雖然其後也偶有高光時刻,但總體也是從三十歲後開始走下坡路的。

 要知道這兩年李昌鎬雖然在東洋證券杯兩連冠,但和中國棋手交戰極少。而汪羽清楚知道李昌鎬並不是不可擊敗的。從依田紀基到這些年的聶偉平甚至包括芮艿偉,前面幾盤對上李昌鎬的勝局數都是碾壓形態。再說當前在韓國國內,劉昌赫和曹薰鉉也和他殺得有來有往。但隨著這些棋手年齡增加,李昌鎬慢慢的就扳回了勝率。

 而且不管是汪羽老師秀行還是吳先生,這兩位彼時公認的天才,在李昌鎬出道之初都否定了他的棋才。

 吳先生原話是強調了李昌鎬的努力對於他成為世界頂級圍棋手的意義。他認為李昌鎬是通過長期的辛勤訓練才達到今天的成就,而不是天生就有卓越的才華。儘管吳先生也認可李昌鎬是一位頂級的棋手。

 而汪羽老師藤澤秀行則對李昌鎬的棋風給出了高度評價,認為其圍棋是有沒有情感的棋,同時指出李昌鎬的棋雖然強大,但缺少能夠打動人心的感動。

 說實話,經歷過Ai系統學習的汪羽,是比較認可兩位大師的看法的,同時代棋手確實也沒人比李昌鎬更努力。但他同時也有自己的看法,學習和自律能力,才是圍棋的頂級的天賦,好比踢足球耐操是第一天賦同樣道理。

 圍棋的本質是競技,肉眼可見有天賦者如馬小春、小李、葉力、柯傑之流,最終比起李昌鎬、申真諝如何?

 所以當飛機盤旋在漢城上空的時,經過一番激烈思想鬥爭的汪羽,終於拿定了這盤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