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英俊 作品

第417章 歡迎汪意易同學

 而更悲劇的是,如果把目光從周鶴羊身上拿開放大到他們這“小龍”輩棋手上。除了常浩在生涯末期拿了三個冠軍,其他同輩棋手雖然在國內賽場屢有斬獲,但在世界大賽上最好成績的也就只能提個羅喜河了。 

 不過汪羽卻覺得這恰恰就很真實。小龍輩雖然和小虎輩只相差了五到八歲,但這兩批棋手的成長經歷和學棋對象跟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小龍輩從接觸圍棋之初就是打著日本棋手或者是中國老一輩棋手成長起來的。行棋風格和做選擇的時更偏向於本格派居多。 

 而小虎輩棋手則是從小看著韓流的棋譜和他汪羽的譜長大的。各種貼身肉搏絞殺壓迫一套套的深耕於他們記憶。 

 兩種圍棋有著相當大區別的情況下,其後的棋風和成長路線自然完全不一樣。可以說小龍輩很多棋手是拿著老式武器去跟新制式裝備的敵人在戰鬥。不能籠統的說他們菜,只能歸咎於時代的悲哀。 

 有人就要問了,我學的老式的,新東西出來我不可以再學嗎? 

 答案也非常肯定,不可以。這其中包含了空瓶子理論和人的思維固化模式多種因素。 

 學棋如同一座樓房的地基,你從小地基都用錯了材料。不管其後再怎麼改進,始終把房子蓋不到那個應有的高度。 

 好比汪羽自己,最近就覺得在和葉力的攻殺中漸漸有點力不從心。但汪羽是經歷過Ai時代的人,佈局和價值理念還是穩壓這個時代棋手一頭。 

 而眾所周知現代圍棋從葉力、李世石這個時代開始最追求給對手壓迫感。更多的在中盤戰鬥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去追尋制勝之機。比如某拔罐王巔峰期再如何勢不可擋,別人對他評價也只是大號的李世石。 

 而如今中國這邊的小虎輩已經提前被汪羽催熟,李世石在今年的“Lg”杯中也連過常浩和徐奉洙殺到汪羽面前。上一世他們在國內賽場還能依靠經驗和年齡制霸幾年,而這一世面對眾多提前被催熟,下著新時代圍棋的後輩們,對此汪羽只能對小龍輩一眾棋手錶示哀悼。 

 如同歷史的諸多慣性,一個新老交替的時代正悄然迫近。 

 然而這一次,很多上一輩棋手,還來不及盛放,即將迎來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