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英俊 作品

第518章 三國棋壇調查報告

 “不,是中國。”見汪羽要反駁,小林覺笑著跟汪羽解釋了起來。 

 搞了半天日本棋院最近在做一個統計,根據三國人均年收入來橫向對比棋戰獎金,同時也對比了棋手的社會地位,得出一個很奇妙的現象。 

 日本大三冠棋賽,棋聖戰、名人戰、本因坊戰,冠軍獎金分別達到4000萬日元、3500萬日元、3200萬日元,其它小四冠的冠軍獎金在1000萬日元左右。大三冠獎金,是一般職員的8-10年左右的年薪,而小四冠是2-3年年薪, 

 而現在中國的三大棋戰是雲速杯、棋聖戰、neC杯,冠軍獎金分別為30萬人民幣、30萬人民幣、20萬人民幣,其他小比賽3-10萬不等,根據地域收入排名,是北京人均年收入的18-20倍左右。 

 再說回韓國,韓國本土棋戰雖然多,但獎金就很搞笑了。國手戰、霸王戰、名人戰的獎金分別是1500萬韓元、1200萬韓元、1000萬韓元,對比韓國國內年收入只有3-5個月左右,最典型的是李昌鎬曾經在1996年狂攬國內15冠,收入也才1億韓元出頭。 

 就算是把韓國搞的幾個國際比賽都算上,1億韓元的冠軍獎金,也不過是三星公司中級職員的一年年薪而已。 

 “你這個算法不準確。”汪羽聽小林覺講完立馬駁回了他論調,如果拿三星集團這樣的龐然大物做參照的話,中國這方應該是參照雲泰集團內部員工的年薪,當前的集團中級人員差不多有4萬左右年薪。 

 其實汪羽的論調也有問題,畢竟雲泰集團的樣本太少,取大公司打工的中間值,北京應該是在2萬出頭年收入,不過那樣的話對比棋戰獎金,也是15倍以上年薪收入。 

 只不過小林覺接下來的話就很讓人深思了,那就是棋手的地位和中間層棋手保障。 

 東亞三國裡邊,日本是把圍棋當做“藝術”和“道”來呈現,三國棋士裡邊日本的棋士社會地位排第一,中國拋開聶偉平和汪羽這兩個非典型例子後計算排第二,韓國裡邊棋手社會地位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