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魚洛煙 作品

第19章 這地方適合種地啊

 宋子清夾起一塊燉的軟爛的牛肉放進嘴裡,味道確實不錯的,看來這廚子應該也是從宮裡調過來的。

 想著皇帝送他牛肉吃,宋子清一時間有些想笑,這是什麼黑色幽默?

 要知道耕牛在古代那是非常重要的生產資料,可不興亂宰殺的,那是要報備官府的。

 不過這管不住皇帝,便是有些權貴或是富貴人家,也有的是辦法搞到牛肉。

 用完午餐,小憩了一會,宋子清來到西進院子裡,這裡是他選定的臥房。

 一棟單獨的二層小樓,非常的雅緻,典型的唐宋風格,斗拱上畫著精緻的圖案,一路延伸出去。

 站在二樓用手扶著欄杆,宋子清看著遠處人群來來往往的馬行街,那股熱鬧的氣氛在這裡彷彿也能感受得到。

 一眼望不到頭的建築群,密密麻麻的沿著主街道和河流延伸開去,首抵內城城牆處。

 宋子清想起了那位柳三變的詞,輕笑一聲吟道:“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這東京城想來遠比那錢塘繁華才是”。

 一旁的李芸娘眼神一亮,有些興奮的說道:“郎君也喜歡柳三變的詞啊,此句用在此處,倒也貼切……”。

 宋子清想著這位仁兄,也是笑出聲來:“這位啊,文學造詣確實己經臻至化境……不過仕途卻是多舛”。

 這點在大宋並非什麼秘密,奉旨填詞被市井津津樂道,他本人想來應該很痛苦。

 李芸娘卻是不敢再接他的話,畢竟讓柳三變奉旨填詞的那位,和眼前這位郎君關係莫名。

 這時雷橫帶著一群護院打扮的禁軍抬著那個大箱子走進院子,往二樓來了,之前那兩個小娘也端著茶水糕點、碳爐跟在後面。

 待放下過後,宋子清讓眾人散去。

 關上窗戶之後,打開了這個被封條封起來的箱子,這裡面有他來到這大宋隨身攜帶的東西。

 至於皇帝是否看過,那肯定是仔細看過的,不過皇帝沒有留下什麼,一股腦的全還給他了。

 把東西擺在書案上,宋子清仔細的看了看,都沒什麼損傷。

 把東西裝回箱子,只留下了筆記本電腦和手機,宋子清鎖上了之後,便在書案前坐了下來,打開筆記本之後,那種熟悉又陌生的感覺襲來……

 熟悉的是這筆記本,陌生的便是周圍的環境了。

 定了定心神,宋子清打開文件夾,輸入土豆、紅薯關鍵詞,過了一會兒,有些失望。

 文件夾裡並沒有關於紅薯和土豆種植的資料,不過他倒也不怕,畢竟出生農村,從小就陪著爸媽種過地,大致也能捋出一個方案出來。

 關掉筆記本,宋子清拿起毛筆,研了些墨,在紙上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