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 作品

第45章 騎軍碰撞

 但江南道的騎兵不愧為訓練有素的軍士,在兩軍第一次相撞結束後,人數不多的騎兵迅速掉轉馬頭,準備著下一場衝擊。 

 而濰州城前頭部隊一萬人,繼續往前鑿,一刻都不停,這次他們面對的是江南道的重頭戲,一萬重騎兵部隊。 

 重騎兵鐵甲鐵衣,整個腦袋只剩下眼睛還暴露在外面,就連馬身上都披上了厚重的皮甲,馬更是在整個荊楚王朝看來都屬於上等的高頭大馬。 

 一萬精裝重騎兵嚴陣以待,拍馬前行,速度沒有輕騎兵快,但氣勢逼人,遠遠高於輕騎兵。 

 一萬重騎兵手持槍矛策馬奔騰,憑藉著戰馬前衝帶來的慣性,舉手將長槍長矛狠狠的扎進了濰州城這邊騎兵的身上,只一個照面,濰州城尖頭部隊餘下的兩千人竟全部戰死馬背,無一生還。 

 重騎兵帶來的巨大沖擊是毀滅性的,重騎兵對戰輕騎兵,本來就沒有任何懸念,如同大人與小孩子的戰鬥,只是重騎兵的培養實在是太過消耗錢財,重騎兵全身附重甲,連馬身上都不例外,槍矛也是特質的重型槍矛。 

 由於重騎兵的特殊性,戰馬要承受更大的壓迫力,這便對戰馬的性能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重騎兵配備的,往往都是一等戰馬,而重騎兵奔襲,對馬的損耗巨大,所以往往一名重騎兵,常常會配備至少兩匹甚至三匹戰馬,好在長途奔襲時換馬而乘,以免對馬產生巨大的傷害。 

 所以培養重騎兵所花費的錢財,往往是輕騎兵的幾倍,相較於步卒而言,甚至要高上幾十倍。 

 這便是高強戰鬥力所必然要付出的代價。 

 重騎兵一擊立功,以至於在最後方的江南道兩萬輕騎兵,甚至還能有閒情逸致來彎腰斬掉掉落在地的濰州城騎兵。 

 一合過後,濰州城先頭騎兵部隊一萬人,依然能夠上馬戰鬥的,僅僅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但他們成功鑿穿了江南道騎兵的陣型,並對江南道的輕騎兵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最起碼江南道先頭兩萬騎兵,已經摺損超七成,兩萬人甚至只剩下了六千人不到。 

 而這累累的戰果也是濰州城兩萬騎兵合力完成的,只是先頭虎賁營折損屬實大了些,就連領頭的騎兵,也在這一戰中戰死,雖然他的槍殺死了數十名敵人,但他還是死在了對方重騎兵手中。 

 即便虎賁營的戰士戰鬥力已經相當之強,不過對方重騎兵著實厲害,就連虎賁營,也似乎有些束手無策,但這一衝之下,重騎兵也有超過一千人被捅下馬背,死在了這戰場之上。 

 只是濰州城居後的一萬輕騎兵,在幾乎不費吹灰之力迅速解決掉江南道先頭兩萬騎兵時,調轉馬頭回來,突然從中間兵分兩路,從南北兩個方向包圍了江南道的一萬重騎兵。 

 重騎兵剛停下前衝之勢,來不及志得意滿,便看到兩邊大批敵軍騎兵朝自己包圍了過來,重騎兵們心底一慌,連忙兵分兩股,與南北兩方向前來的騎兵分別對峙。 

 而虎賁營餘下的五千騎兵,在還未與江南道餘下的兩萬騎兵相遇之時便掉轉馬頭,五千人發了瘋般朝著江南道一萬重騎兵衝了過來。 

 那一萬重騎兵對一萬五輕騎兵,又被兵分三路包圍,瞬間亂了陣腳,但領頭大將還算鎮定,重騎兵在他的指揮下,兵分三路,分別迎上了疾衝而來的濰州城輕騎兵。 

 江南道剩餘的兩萬輕騎兵眼看著事情不妙,趕緊策馬奔來,想要馳援這一萬重騎兵,只是速度實在是太慢了,他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一萬重騎兵與一萬五千濰州城的輕騎兵對撞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