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雨飄搖 作品

第68章 真正的離開

 只是事與願違,戰爭或許能夠帶來改朝換代的喜悅,但戰爭最終受傷害最重的,仍然是普通百姓。 

 畢竟戰爭的軍費也是需要百姓們出的,戰爭一定伴隨著賦稅的增加,徵兵的增加,而當這一切達到某個臨界點的時候,百姓們便再沒有多少人從事農耕活動了,所以他們會更加吃不飽,吃不飽便會有人想要造反,惡性循環之下,一個國家即便有著充足的國力,也會被漸漸拖垮。 

 沒有人希望戰爭到來,只是有時候只有靠著戰爭,才能剷除一些想要挑起戰爭的不安定分子,才能換回真正的和平。 

 這便是戰爭之所以殘酷的原因,因為根本就沒法選擇。 

 所以他們厭倦戰爭,畏懼戰爭,但又不得不戰爭。 

 一行人都沉浸在若有若無的悲痛之中,只有在邋遢老人說起自己往事的時候,氣氛才會稍微活躍那麼一些。 

 他們走的很慢,似乎並不想那麼快到達鶴鳴山,因為這路上的短暫時光,才是真正屬於他們每個人的時光,等到了鶴鳴山,又要為戰爭和復仇付出自己的一切。 

 他們在雲村鎮聽到了關於那場戰爭的傳言,還有就是顧霜寒重新登上了玲瓏閣武榜前三甲的位置,排名武榜第一的,仍然是皇宮中那位神秘莫測不知其真實境界的李暮雲。 

 只是排名第二的,變成了秦曉漁的師父,江南活閻羅蔣子文,這位從未登上過武榜的人物,因為做了靖王爺的幕僚,所以登上了榜單。而因為邋遢老人顧霜寒出手次數較少,只在濰州城中出手了一次,而那震驚整座荊楚王朝的一招“開山”直接將顧霜寒重新排在了第三的位置。 

 那些傳言都是說書先生在酒樓中說的,當時那個身穿長衫,頭戴氈帽的說書先生,手中拿著一柄摺扇,腰裡彆著一塊質地普通的玉佩,一說話間唾沫橫飛。 

 但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眉飛色舞,倒是頗有幾分唬人,自然是將人唬得一愣一愣的,但其中真假多少,便只能靠自己去分辨了。 

 只是這行走江湖,道聽途說來的傳說事情,大多都是三分真七分假,但至少這件事情是真實發生過的,做不得假,比如顧霜寒重出江湖這件事,比如濰州城戰敗這件事,就迅速在個大茶樓酒館傳了開來。 

 只不過這相傳的版本相差甚遠,但總體基本上可以分為三類。 

 一類是江南道江湖中的傳言,傳說在江南道的兵士們攻入濰州城之前,遭到了濰州城人們的極力抵抗,大將軍趙充國派出使者前往濰州城內,使者苦苦勸說無果,反被濰州城的刺史李克殺死,人頭吊在城牆上示眾,並放言永遠與江南道為敵。 

 大將軍趙充國沒有給濰州城機會,親自帶兵,一夜之間便攻破了濰州城,濰州城人誓死抵抗,除了極少部分人外,其餘的人全部瘋狂一般的撲向了江南道的兵卒,無奈,大將軍只得派出兵卒們鎮壓。 

 只是那晚,濰州城刺史的人頭被濰州城的兵卒送進了大將軍的營帳,同時送進營帳的,還有濰州城高級將領軍官以及文官們的數十顆人頭,趙充國大怒,將這些投降分子全部坑殺。 

 另一個版本是荊楚王朝這邊的版本,濰州城的兵士們在戰鬥的過程中展現出了極強的戰鬥意志,他們面對可惡的江南道兵卒,誓死抵抗,為荊楚王朝的和平安定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最後終於抵擋不住,被江南道的兵卒攻入了城中,只是由於殊死抵抗惹怒了江南道的某位大官員,所以慘遭屠城。 

 因為顧霜寒的保護,才有幾個人僥倖逃出城來,但行蹤不明,是生是死也沒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