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408章 慢慢玩

帝國終於有正牌王儲了!

尼古拉沒有給兒子取名叫尼古拉,也沒叫亞歷山大,而是叫阿列克謝。

有了兒子,尼古拉終於有心情打理政事。

海參崴海戰後,由於亞瑟港被沉船和水雷封鎖,太平洋艦隊依然出不來。

8月15號,尼古拉越過海軍部下令,將“熊”號戰列艦和“虎”號戰列艦配備給西伯利亞艦隊。

越級這種事,在俄羅斯帝國也是越來越常見了。

彼得很高興,但是對“熊”和“虎”這兩個名字不太滿意。

“熊”和“虎”這兩個名字是因延續“博羅季諾”級的“鷹”號才得名。

由於喬治多次放出煙霧彈,西伯利亞艦隊軍艦的名字命名有點亂。

這不能怪喬治,俄羅斯帝國海軍軍艦的名字,本來就很亂。

兩艘在建的無畏艦,名字已經確認為“尤里耶夫”和“羅曼諾夫”。

“熊”號和“虎”號入役西伯利亞艦隊後,分別以俄羅斯帝國境內最著名的兩座山脈,“烏拉爾”和“高加索”命名。

既然戰列艦是山,巡洋艦就是河。

所以兩艘重巡的名字就是“阿穆爾”和“葉尼塞”。

有山有河自然就有動物,“熊”和“虎”兜兜轉轉給了輕巡。

和“熊”、“虎”一起被命名的,還有獅、豹、狼、狐。

彼得痛並快樂著,西伯利亞艦隊終於有了強大的戰列艦。

可是這兩艘戰列艦因為採用傳統動力系統,最快速度只有18節,否則彼得也不至於在海參崴海戰之後的追逐戰中一無所獲。

不過戰列艦本身也不是用於追擊的,所以彼得也可以接受。

想要速度快的,多造重巡啊。

喬治已經在造了,海參崴造船廠有兩艘重巡已經開始鋪設龍骨,不過最快要到明年底才能服役。

西伯利亞艦隊官兵,需要時間熟悉戰列艦的性能。

彼得不急,率領巡洋艦開始對日本沿海城市進行騷擾。

東鄉很難受。

戰爭爆發後,日本緊急採購兩艘裝甲巡洋艦,六六艦隊一共6艘戰列艦,8艘重巡。

到目前為止,6艘戰列艦在亞瑟港觸雷沉了兩艘,重巡在海參崴一艘戰沉,一艘被俘,算一算戰前東亞第一的六六艦隊,居然已經損失了一小半。

甲午戰爭中,日本海軍不僅沒有損失,反而俘獲鎮遠後實力大增。

現在日本人終於知道海軍為什麼燒錢了。

傾國之力重金打造的戰列艦,一枚水雷直接炸沉。

這特麼誰受得了。

日本缺乏資源,也沒有技術,大型軍艦都是對外採購的。

俄羅斯帝國的大型軍艦都是自己製造的,成本上就甩日本一大截。

戰爭爆發後,日本自己開始嘗試製造大型軍艦,但因為缺乏資金,進展緩慢。

俄羅斯帝國一直在造軍艦,海參崴造船廠不停地鋪設龍骨,聖彼得堡造船廠今年內還有兩艘“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服役,隨著時間推移,日本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

這也是喬治的底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