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唱情歌的大叔 作品

第297章 獎勵軍神

 隋朝以來,突厥是西北的強國。李靖等滅亡東突厥,不僅解除了唐朝西北邊境的禍患,而且也洗刷了李淵與李世民向突厥屈尊的恥辱。唐朝的疆域大為擴展,得以“斥地自陰山北至大漠矣”。因此,李世民頗有感慨地說:“我聽說君主憂愁臣覺得恥辱,君主受辱臣甘願赴死。從前大唐草創之時,太上皇因為百姓的緣故,向突厥稱臣,我為此常常痛心疾首,立志要剪滅突厥,為此坐不安席,食不甘味。現在只暫時調動一部分軍隊,就無往不勝,使單于歸順,終於洗雪當年稱臣的恥辱!”為此大赦天下,連續五日舉宴慶祝。太上皇李淵也欣喜萬分,他把李世民及貴臣十幾人,還有諸王、王妃、公主等召至凌煙閣,設宴慶祝。李淵一時興起,還親自彈起了琵琶,李世民起舞,大臣們也接連起身舉杯祝賀,一直延續到深夜。

 李靖雖在戰場上勇猛善戰,卻性情沉厚。事後,御史大夫蕭瑀(此處說法取自《新唐書》,有爭議,《舊唐書》稱為溫彥博)劾奏李靖治軍無方,在襲破頡利可汗牙帳時,一些珍寶文物,都被兵士搶掠一空,請求司法部門予以審查。李世民訓責李靖,李靖叩首謝罪。過了好久,李世民對李靖說:“隋朝的將領史萬歲打敗了達頭可汗,可是隋朝不予獎賞,因此導致滅亡。朕就不是這樣,應當赦免你治軍無方的罪,記錄你擊敗突厥的功勳。”於是下詔加封李靖為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加實封食邑(達到五百戶)。不久,李世民又對李靖說:“以前有人誹謗你,現在朕已經明白了真相,你千萬不要把這事放在心裡。”再賜絹二千匹。八月,李靖被擢

升為尚書右僕射,成為實際的宰相,地位僅次於左僕射房玄齡。李靖生性沉穩厚重,平時與朝臣商議國事時,總是恭謹溫順,像是不會說話一樣……

 李靖在青少年時曾銳意進取,然而一旦富貴在身,又深懼盈滿,能知足而退。到了貞觀八年(634年)十月,李靖被授為畿內道大使,作為巡察全國、考察風評的十三位特使之一。不久後,他即以足疾辭任,表奏中的言辭懇切。李世民明白他的心意,並十分欣賞他的這一舉動,派中書侍郎岑文本轉告他說:“朕縱觀從古至今的歷史,身處富貴而能知足的人很少。他們不論愚智,都不能有自知之明,才能即使不能勝任,也竭力想要任職,縱然有疾病,還自己勉強為官,不肯放棄職權。您能夠識大體,見識深遠夠得上是可嘉的了,朕現在不僅成全您的美德,還想讓您成為一代楷模。”特頒下詔書,加授他為特進(文散官,正二品),賜物千段,尚乘馬兩匹;如足疾稍好一些,每二三天可到中書、門下平章政事。貞觀九年(635年)正月,李世民又賜給李靖靈壽木手杖,以幫助腿腳不方便的他使用……

 此事還未過兩個月,就發生了吐谷渾進犯涼州的事件,朝廷決定興兵反擊。在任命統帥時,李世民自然想到了李靖,認為他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可惜足疾未愈。而這位年逾花甲的將軍一聽到朝廷將遠征吐谷渾的消息,頓時精神抖擻,他顧不上足疾與年事已高,主動求見房玄齡,請求掛帥遠征。李世民大喜過望,這年十二月,即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又分別任命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人為各道行軍總管,統由李靖指揮。於是一場大規模的反擊吐谷渾的戰爭序幕拉開了。李靖奉命赴任之時,正值寒冬臘月季節。他一路踏著冰雪,風餐露宿,備嘗艱辛。翌年閏四月,唐軍在庫山(在今青海天峻)與吐谷渾交戰,李道宗部大敗吐谷渾,唐軍首戰告捷。狡詐的吐谷渾伏允可汗一面往西敗退,一面令人把野草燒光,以斷絕唐軍馬草。乾草已被燒光,春草尚未萌生,諸將大都認為戰馬瘦弱,不可長途追擊。侯君集認為吐谷渾已“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完全贊同他的意見,決定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於是兵分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等從北道;侯君集、李道宗從南道。兩路大軍一齊進發。李靖親自率領的北路軍進展順利。不幾天,其部將薛孤兒於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谷渾軍,殺其名王,用繳獲的大批牛羊充作軍食。接著李靖的主力也先後於牛心堆、赤水源兩次大敗吐谷渾軍。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軍深入荒漠二千餘里,克服了種種困難,長途奔襲,到了五月,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了伏允可汗,又大敗其軍,俘獲了其名王。薛萬均等於赤海擊敗吐谷渾的天柱王軍……

 李靖都督各軍繼續進擊,又連戰告捷。李大亮軍於蜀渾山擊敗吐谷渾軍,獲其名王二十人。部將執失思力也在居茹川擊敗吐谷渾軍。唐軍乘勝進軍,經過積石山河源,一直打到吐谷渾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將契苾何力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只),並俘虜了其妻子。

 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部下紛紛離散。不久,伏允可汗為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攻滅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唐朝為了控制吐谷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李大亮協助防守。

 李靖在進擊吐谷渾時,鹽澤道總管高甑生未按期到達,貽誤了軍機,受到李靖的責備。高甑生心懷不滿,戰事結束後,即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李世民下令調查此事,弄清真相,判定高甑生以誣罔罪減死,流放邊疆。從此,李靖“乃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

 貞觀十一年(637年),李世民改封李靖為衛國公,並依照當時推行的世襲刺史制,授他為濮州刺史,允許世襲。後因他故而未執行。

 貞觀十四年(640年),李靖的妻子去世,李世民詔令其墳塋規格依照漢代衛青、霍去病的舊例,把墳墓修築成突厥境內的鐵山、吐谷渾境內的積石山的形狀,以此表彰李靖特殊的戰績……

 貞觀十七年(643年)二月,李世民命人畫二十四功臣圖於太極宮凌煙閣,李靖名列其中,位於第八名(參見詞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同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案發生,李靖的長子李德謇因與太子友善而坐罪,判決流放於嶺南。李世民體念李靖的功勞,特詔改配於吳郡。

 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親自到李靖的府第問候病情,還賜絹五百匹,晉其位為開府儀同三司。二月,李世民準備親征高麗,把李靖召入閣內,賜坐後問道:“您在南邊平定吳會,北邊掃清沙漠突厥,西邊安定吐谷渾慕容,只有東邊的高麗沒有徵服,您意下如何?”這位年過七旬的老將雖染病在身,仍表示願意從行,對李世民說:“我過去憑藉天子的威

力,做了點微小的貢獻,現在已是殘年朽骨,應該隨從這次出征。陛下如果不嫌棄,老臣的病就要好了。”李世民哀憐他瘦弱衰老,沒有同意。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正月,鐵勒諸部提出修築“參天可汗道”,設置驛站交通。李靖贊成此議,並提出蕃、漢互用的策略。

 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惡化,當時也已病重的李世民親臨病榻慰問。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您是朕平生故人,對國家有功。如今病到這種地步,朕為您感到擔憂。”同年五月十八日(7月2日),李靖溘然長逝,享年七十九歲。李世民下詔,冊贈他為司徒、幷州都督,賜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諡號為“景武”

 神龍元年(705年)七月,唐廷追封前代功臣二十五家,李靖便在名單之上。天寶六載(747年)正月,李靖與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杜如晦一同配享太宗廟廷。上元元年(760年),李靖成為武成王廟中配享的十位歷代名將之一,同時代被列入“武廟十哲”的只有英國公李積建中元年(780年)九月,唐德宗評定前代功臣,李靖等二十四人被定為第一等。十二月,朝廷將“國初以來將相功臣”功勳卓著者分為二等(上等、次等)。經過評定,李靖等三十四人被定為功臣上等。到晚唐時期,李靖逐漸被神化。後唐天成二年(927年),後唐明宗特贈李靖為太保。後晉天福二年(937年),後晉高祖追封李靖為靈顯王。到宋徽宗時,李靖又被宋室追封為“惠武侯”。宋孝宗、寧宗相繼升為“忠惠景武公”“忠烈王”“輔世忠烈王”“輔世靈佑忠烈王”。唐宋之世,有不少道家方術的著作,亦假李靖的名義而刊行,認為他精於這些道術。開寶三年(970年),宋太祖為李靖等“前代功臣烈士”專門設置守冢人。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李靖。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李靖亦位列其中。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就有李靖。至清代,李靖的塑像還被請到太廟中,成為四十一位陪臣之一,與歷代帝王共享皇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