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下 作品

第71章 君子

 血泊之中的女子修士依舊瞪大眼睛,緊緊盯著李沛霖。

 哪怕李沛霖震怒之下,出手斬殺蟒蛇,那一幕依舊時常出現在自己腦海。

 當初死在蛇口的修士的絕望無助驚恐哀求等等情緒,就那麼堵在李沛霖的胸口。

 當時除去李沛霖,還有那位身負龐大武運的女子武夫黎姿,

只是她從頭至尾都袖手旁觀,從未出手。

 李沛霖在事後憤怒的質問黎姿為什麼袖手旁觀,只要她出手,最少也可以救下兩位修士的性命。

 不過黎姿的話讓李沛霖心頭一空。

 “生死自負,與我何干?”

 李沛霖在離開造化窟之後,一直不斷思索。

 書上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更有心懷天下,胸懷四海,君子如此之言。

 李沛霖不明白,在修行時代開啟之後,自己身負天生道體,卻救不下幾位修士,甚至被黎姿嘲諷迂腐不堪。

 “難道真是生死自負,與我無關?”

 李沛霖喃喃道。

 孤身一人,枯坐庭院,叩問心關千萬次。

 自己修道練氣,究竟是所求何物?

 難道真是我一人立於山巔,卻毫不在意眾生苦難?

 李沛霖想不明白,道心起起落落,亂作一團。

 也就在李沛霖枯坐的第三天夜裡,李沛霖正苦苦思索中。

 一位身穿長袍,腰間懸掛有一塊玉佩,面如冠玉的年輕人出現在庭院外。

 男子正襟危坐,面對李沛霖。

 傳聞中,有三處修道聖地,一處是北洲天師府龍虎山,一處是南洲道門天宗,最後一處便是東洲儒家稷下學宮。

 稷下學宮多君子。

 此時這位身穿長袍,腰間懸掛有一塊玉佩的君子正襟危坐,面向李沛霖。

 君子坐而論道。

 沒有人知道那天晚上在庭院中發生了什麼事,只知道那位君子起身離去之時,李沛霖便躋身金身境。

 在庭院石板中,有君子刻有一句諫言。

 是那,心中有天下,則胸懷萬古;胸懷天下,方能立身行道。